教学的意义与任务 (2).doc

教学的意义与任务 (2).doc

ID:50134885

大小:45.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3-05

教学的意义与任务 (2).doc_第1页
教学的意义与任务 (2).doc_第2页
教学的意义与任务 (2).doc_第3页
教学的意义与任务 (2).doc_第4页
教学的意义与任务 (2).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学的意义与任务 (2).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教学的概念  在我国,早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就出现了“教”与“学”二字,《书·商书·兑命》:“教学半”,这可以说是我国古代萌芽状态的教学思想。  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活动。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增强体质,陶冶品德、美感,形成全面发展个性的活动。  1.教学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  教学的结果主要表现为概念和原理的习得,行为方式的养成,道德和审美价值观念的获得,心理和生理技能的提升等。  2.教学由教

2、与学两方面活动组成。  教学是以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教学双方在活动中相互作用,失去任何一方,教学活动便不存在。  3.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二)教学的意义  教学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在学校整个教育体系中居于中心地位。教学的主要意义是:  1.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  2.教学作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  3.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  (三)教学的一般任务  教学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学会学习,并形成正确的

3、价值观。教学的一般任务如下:  1.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  2.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所谓智力,一般指人们的认识能力,即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能力,是认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那些稳定的心理特征。主要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其中思维力是核心。  体力,主要指身体的正常发育成长与身体各个器官的活动能力。  学生的创造才能主要指他们能够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智能去探索、发现和掌握未知晓的知识的能力。它是学生个人的求知欲望、进取心和首创精神、意志力与自我实现决心的综合体现。(要通过发展性教

4、学启发诱导学生来实现)  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科学世界观基础。  4.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  二、教学过程  (一)教学过程的基本概念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  早在公元前6世纪,孔子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后来儒家思孟学派进一步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其重点在说明学习过程

5、。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学生掌握系统的书本知识的认识发展形式的程序阶段是:明了——联想——系统——方法。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认为教学过程应分为以下几个步骤:情景——问题——观察——解决——应用。  如何认识教学认识过程的本质?长期以来,代表性争论的有以下几种观点:  1.教学过程主要是一种认识过程  2.教学过程看作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学生个体认识的特殊性表现在:  (1)认识的间接性  (2)认识的交往性  (3)认识的教育性  (4)有领导的认识  学生(主体)——课程与教材(客体)——教师(领导)  (

6、二)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及其规律  教学规律,指教学现象中客观存在的、具有必然性、稳定性、普遍性的联系,对教学活动有制约、指导作用。教学过程内部的各种因素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些稳定的必然的联系,这正是教学过程规律性的体现。按照上述对教学过程的理解,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及规律主要有: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每个个体的认识,有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种基本来源。直接经验是每一个体在认识、探索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在自身活动中体悟、感知和概括出来的经验,这是个人的经验。间接经验,则是人类在文明史的演进历程中所积

7、累起来的人类一切经验,主要体现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等文化成果,是个人通过交往等活动获得的前人、别人的经验。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结合,反映教学中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与丰富学生感性知识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知与行的关系。  (1)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2)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1)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  (2)智力能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  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行的统一  赫尔巴特:“教学

8、具有教育性”。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知、情、意、行相互作用,同时介入,这就需要我们处理好知识学习与思想、情感、移植培养的关系问题。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结合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  (3)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