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493165
大小:69.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11-24
《[论文]中学生学习物理的思维障碍及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论文标题(中文):小学生学习物理的思维障碍及解决策略论文标题(英文):Studentsstudyphysicsofobstaclesandthesettlementpolicy目录1.先入为主的生活观念形成的思维障碍1.1生活观念1.2对物理学习的弊端1.3实例透析1.4解决策略2.抽象思维障碍2.1.抽象思维障碍的定义22中学生抽象思维的特点及障碍分析(3)实例透析24解决策略3.物理概念理解障碍3.1.物理概念的定义32物理概念的特点3.物理概念理解障碍的分类及分析4.实例透析5.解
2、决策略4.思维定势4.1.思维定势的定义42思维定势的定义的特点3.思维定势的定义分类4.实例透析4.5.解决策略5.学习物理学的兴趣5.1.兴趣的定义52学习物理学的兴趣特点53对学习物理学缺乏兴趣的分析2.实例透析3.解决策略6.教学方法的影响6」教学方法的定义62教学方法的特征及作用6.3.教学方法的不当对学习物理的影响的分析64实例透析(1)解决策略参考文献致谢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
3、论文中不包括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括为获得高等教育口学考试或其他教育机构的证帖或学位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签名:日期:2010.12.11摘要人的认知遵循一定的认识规律,要研究学生物理学习屮的思维障碍到底是怎样产生的这个问题,应该把学生这个学习的主体和学习的内容结合起来,了解二者Z间的相互制约关系。首先,学生学习物理受门身的心理认识水平和生活经验的制约;其次,还受学习内容的概括性、抽象性程度的制约。物理知
4、识由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物理实验和物理研究思想方法等组成,是人们解决物理问题的基础。高屮阶段的物理知识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学生学习时若不能真正把握知识的内涵、联系及其区别,在运用物理知识进行物理思维时,往往会产生一些思维障碍,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如乱套公式、张冠李戴、思维混乱等现象。木文拟就学生在物理学习中经常出现的几种思维障碍的形成原因作以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矫正办法。关键词:学生;物理;思维障碍第1章.先入为主的生活观念形成的思维障碍1.2先入为主生活观念生活观念是学生从小长期以来在生
5、活屮形成的一种根深蒂固的经验,这种经验将一直伴随着学生,并对其行为和思想起着支配作用。物理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屮的客观物体及其运动规律,学生天天置身于千变万化的物理世界屮,会自然地获得有关物理方面的感性认识,形成一定的生活观念和经验,先入为主的错谋来源,是学生不自觉地绕开由科学概念构成的判断和推理,而由个人的直觉经验直接地先验地去确定问题的结论。当科学的结论与日常经验的直觉一致时,学生能用科学的概念进行思维。而当科学的结论与日常经验的直觉不一致时,往往更相信自己的日常经验,用日常的观念对问题作出
6、解释。这也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前提条件。1.2对物理学习的弊端学生是从初二开始学习中学物理的,但在他们学习物理Z前,已经接触到了大量的物理现象,形成了一些初步的观念,而其中不少并不反映事物的本质,但却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种心理倾向妨碍了正确物理概念的建立。先入的生活观念有的基本正确,对学习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也有的观念是错误的,对物理概念的形成、物理规律的正确理解和运用,将起一定的消极作用,造成一定的学习障碍。主要表现有两点:一是妨碍概念理解的全面性、完整性,造成对概念的片面理解;二是阻断
7、知识间的内在联系,造成知识与应用脱节。例如,在学习力和运动的关系这部分知识之前,许多学生都有这种看法,认为静止的物体,用力推动它时,它才会运动,力停止作用时,它就会停下來,推物体的力越大,物体运动的就越快,速度就越大,实际上,这种生活中形成的观念是片面的,结论是错误的。而等学生学完了力和运动的这部分知识之后,才对此有了正确的认识,既受力的物体,受的力大加速度大,但速度不一定大,反之,速度大,力不一定大。但是,仍有一部分学生,I大I为受原有错误的生活观念和经验的干扰和影响,运用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思维
8、判断被阻断,不能联系所学的知识,想当然、习惯性的按错误的生活观念进行判断,所以妨碍了物理概念的建立和巩固。同时,原有的错误观念和经验还有一大特点,就是比较顽固、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正。比如,学过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之后,学生己经知道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跟加速度即物体的状态有关系的,提出了超重和失重两个现象,并给出了分析这两个现象的方法。但一遇到稍有变化的超重和失重问题时,有些学生,受先前的观念支配,仍按原來的想法判断,认为绳对物体的拉力就等于物体的重力,水平面对物体的支持力等于物体的重力等。1.3实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