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306804
大小:93.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11-22
《《运用活动教学法》课题方案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运用活动教学法,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课题实施方案——楚怡学校综合课题组一、问题提出:背景:1、当新课程迈着坚实的步伐向我们走来时,我们欣喜的认识到:由于基础教育培养目标以及课程体系的重建,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和学生学习的方式。在老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应该教会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使其学会学习,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发展自己的能力,即小学教育应成为一个人终身教育的开始。改革教学方法是实现教育目标、提高人才质量重要因素之-、2、新大纲指岀“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提高教学质量,要以正确的教育思想为指导,了解学生学习的特点
2、,研究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研究教学规律,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现状分析:1、根据上述状况,我们认为小学生天性好玩,爱活动,兴趣是他们学习的动力,如果能顺其自然,把学习融入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中,一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从而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因此我们提出了“采用活动教学法,培养小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课题研究,给学生一个开放的空间,一个展现的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现实中运用,最后在生活中创造,使素质教育真正的从生活中来,又回归到生活中去。我们针对儿童心理,尝试在小学阶段,让学生在“动一动玩一玩”
3、、“听一听唱一唱”、“看一看画一画”、“听一听说一说”等活动中学习,形成“情境中学,玩中学,乐中学”的教学模式,走出一条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综合科教学路子,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2、小学生在校时间大部分是在课堂教学屮度过的,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行为、教学策略天天在深刻地影响着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关键在教师有没有开创的意识和创新的观念。所以首先要从解决教师的问题入手,拟通过培养创新型教师,以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学行为和策略的改变为前提,在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变化。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一生聪明才
4、智的发挥,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二、实验的目的:1•推动教育改革的深化。通过实验研究,将努力探索解决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思维能力的问题,构建一种新的教育理论与教育模式、并使之逐渐丰富和完善,有力推动教育改革的深化,更好地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2.建设“创新型”的师资队伍。以多种形式如外出培训、自我学习、聘请专家集体讨论、实践研究等,对现有任课教师进行继续教育,使其具备自觉的创新精神、开阔的知识视野以及具有开创性的思维方式和实践能力。逐渐形成一支立志创新、善于创新的高素质队伍。3.发展学生的创新能
5、力。(1)扎实的双基本领。牢固掌握利于创新能力形成的合理的知识结构,必备的基本技能。(2)较强的创新能力。创新智慧能力,思维较多地体现岀直觉性、求异性、逆向性;创新的操作能力,运用创新知识和创新技法,独创性地解决问题,有敏捷动手操作能力。(1)积极的创新个性。创新的意向水平——对创新有浓厚的兴趣,较强的欲望,创新的人格特征,独立性较强,不盲从,敢于发表与众不同的意见,敢于冒险。二、理论假设:关于学生思维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近年来成为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广大教育工作者讨论的热门话题。进行了大量极有价值的研究。如“创新教育既抓
6、操作面上的改革内容,更强调变革人们的思想观念……,为创新人才成长创造好的土壤与环境。”“所谓创造性教育,意指在创造型学校管理和学校环境中,由创造型教师通过创造型教学方法培养出创造型学生的过程。这种教育不须设置专门的课程和形式,但必须依靠改革现有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来实现。”上述观点对本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预计在如下方面有重要突破,培养创新型小学教师途径方法的研究,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施方法的研究。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教学策略的研究。在实践中,采用富于启发性,有助于发展学生智力的新的教学方法,同时改革传统
7、的教学方法,保留它合理止确的成分,改革它不利的因素,在此基础上,研究和创造出符合我国国情的教学方法。那种对传统的教学方法全盘否定,对新的教学方法全面肯定,或强调某一种教学方法“万能”等观点,是不切实际的,是不利于教学方法改革的。教学方法是随着时代发展的需要,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手段的改进以及教学活动中各种因素的变化而发展的,耍用发展的观点看待教学方法,促进教学方法不断改革。量变的确定:1•口变量:根据学生的能力和需要,利用多种教学方法,采用不同教学手段,进行课堂教学。2.因变量:学生学习兴趣的变化、学生创新思维、实践能力
8、的发展3•干扰变量:学生情况、考试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师资水平与科目等。三、理论依据概念界定:要注重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人格,因为“任何创造性活动,都受到人格和个性的极大制约,都需要对已有观念、方法与理论的突破。所以应提倡创造性人格,促进学生一丝不苟地、独立地、自信地用严峻的眼光审视周围环境,不是人云亦云,而是勤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