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试题无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试题无答案一、单选题(1.5*40=60)1.战国时期,儒家主张仁政、德治,法家崇尚法治,道家要求无为而治,墨家希望选贤任能,他们共同的出发点是( )A.改朝换代建立全新制度B.争夺对诸侯国家政权的控制C.顺应大变革潮流而厚今薄古D.为统治者改善统治出谋划策2.荀子认为:“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董仲舒也说:“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相对于荀子,董仲舒( )A.继承了荀子的天命观B.强调了对君主暴
2、政的制约C.突出了天的神秘性D.初步具有了人民主权观念3.王阳明《传习录》载,“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意在于仁人爱物,即仁人爱物便是一物。”这一主张( )A.否定“存天理,去人欲”B.科学指明了心与物的关系C.体现了人文精神的内涵D.注重人的意识的重要作用4.明清之际是一个“天崩地裂”的时代。“一些最敏锐的心灵”进行了一场痛定思痛的反思。下列哪项属于其反思后的主张( )A.“天人感应”B.天下者,非一姓之私也C.“存天理,灭人欲”D.
3、“以法为本”、“法不阿贵”5.“人应该与上帝平起平坐,因为两者同为世界主宰”。主张这种观点的最有可能是( )A.启蒙思想家B.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者C.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者D.近代的儒学思想家6.下列示意图最有可能反映的是西欧( )A.世俗王权的演变B.资产阶级力量的变化C.教会势力的演变D.市民阶层力量的变化7.某历史学家认为由封建天下转为专制天下之过渡时期,政治思想之可能态度,不外三种:①对将逝之旧制度表示留恋,而图有以维持或恢复之。②承认现状,或有意无意中迎合未来之新趋势而为之张目。③对于一切新旧制度均感厌恶,而偏重个人之自足与
4、自适。”以上三种思想对应的学派分别是( )A.儒家 法家 道家B.墨家 儒家 道家C.儒家 法家 墨家D.道家 儒家 法家8.唐代的道教经典《玉清经》中说:“元始天尊讲十成,第一戒不违戾父母师长,第二戒不杀生,第三戒不叛逆君王,谋害国家,……”这反映了( )A.道教地位上升B.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C.道教凉变理学影响D.佛教开始传入中国9.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自由恋爱,赞扬寡妇再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赞颂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杆起义的农民
5、,上述材料反映了李贽a.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 b.反对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正统思想c.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 d.揭露道学家的虚伪10.除了面貌形体神人相同,希腊诸神的性格气质、道德品质亦与人类毫无二致。他们不仅具有与人同样的喜、怒、哀、乐,而且在道德品质方面,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比人类更富于虚荣心、更加忌妒成性,更加贪婪好色。古代希腊的宗教神话这种“神人同形共性”的特点( )A.造成了对文化的垄断和束缚B.带有浓重的人文主义色彩C.加深了对神权的内在恐惧D.孕育了人与人不平等的观念11.亚里士多德有许多名言,如“
6、人生最终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凡善于考虑的人,一定是能根据其思考而追求可以通过行动取得最有益于人类东西的人”。这能反映出他( )A.思想中有进化论的成分B.注意了对自然界的探讨C.哲学思想中含有理性内容D.比较看重教育的现实作用12.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这段话体现的是( )A.民本思想B.仁政思想C.礼法并重D.礼治为先13.《春秋繁露》曰:“大富则骄,大贫则忧……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
7、上下相安,故易治也。”在此,董仲舒提出的治国理念是( )A.上下相安利国益民B.强制去富以抑其骄C.竭力济贫以抚其忧D.劫富济贫以均贫富1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名言是由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顾炎武的思想演化而来的。最初顾炎武之所以把“亡国”与“亡天下”予以区分,其用意是( )A.反对空谈,力图扭转不切实际的学风B.反对君主专制统治,宣传“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的主张C.鼓励人们关心国事D.号召人民用革命推翻清政府的统治15.程朱理学认为:“人欲”是超出维持人之生命的欲求和违背礼仪规范的行为,与“天理”对立;并进而提出“存
8、天理,灭人欲”。如此看来,“存天理,灭人欲”( )A.特别注意提升人的个人修养B.完全否定了人的自然欲求C.包含了一定程度的理性思考D.“理”在社会实践中就是三纲五常16.有学者在评论某一观点时说:“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