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梨园春秋

第10课:梨园春秋

ID:44944170

大小:8.27 MB

页数:64页

时间:2019-11-05

第10课:梨园春秋_第1页
第10课:梨园春秋_第2页
第10课:梨园春秋_第3页
第10课:梨园春秋_第4页
第10课:梨园春秋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10课:梨园春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10课梨园春秋课程标准: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一、中国古代戏曲的起源——傩之舞巫师为驱鬼敬神、逐疫去邪所进行的宗教祭祀活动,称为傩或傩祭、傩仪。傩师所唱的歌、所跳的舞称为傩歌、傩舞。傩戏又是在傩歌、傩舞的基础上出现的。“傩”,见鬼惊词。(即见到鬼发出的惊呼声。)——《说文解字》“傩”产生的背景在原始社会,人们把疾病死亡等各种可怕的事情都归结为“鬼”或“怪”作祟。为辟邪消灾,他们带起相貌凶恶的面具,口中高呼“傩傩”之声,以惊吓、驱逐恶魔。这种带有巫术色彩的仪式活动被后人称为“傩”。这是三星堆出土的铜人面具,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傩戏面具

2、。傩仪与傩戏古时举行傩仪往往载歌载舞,其中便蕴涵着古代戏曲的萌芽。傩戏是我国最古老的戏剧源头之一。江西的现代傩舞先秦时期,发源于民间的傩逐渐为国家礼仪所吸收,成为国家祭祀和礼仪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到了汉唐时期,傩仪还很盛行。但随着宗教色彩的淡化,演员逐渐代替巫师,表演目的由娱神转向娱人,并发展出人物性格、故事情节和表演艺术功能。梨园与梨园弟子“梨园”创立于唐代,是唐代音乐机构之一。梨园是唐玄宗时教练宫廷歌舞艺人的地方,在长安光化门外禁苑中。《唐会要》载:“开元二年,上以天下无事,听政之暇,于梨园自教法曲,必尽其妙,谓之‘皇帝梨园弟子’。”这里的“上”就是唐玄

3、宗李隆基。他精通音律,喜好歌曲,设梨园亲自教乐工、宫女演习音乐舞蹈。后来,沿用梨园为戏院或戏曲界的别称。梨园弟子,也称梨园子弟,指戏曲演员。梨园与梨园弟子位于陕西临潼华清池的梨园,是唐玄宗与杨贵妃在华清宫唐玄宗李隆基临潼华清池梨园内教习梨园弟子演练歌舞的场所。现今在其遗址上,建起了一座集文博、歌舞、茶艺、沐浴于一体的文化博览和旅游娱乐的综合性建筑。南戏——中国古代戏曲的形成浙江永嘉昆剧传习所演出的《张协状元》剧照《张协状元》是中国最早的南戏剧本浙江永嘉昆剧传习所演出的《杀狗记》演出照《杀狗记》是南戏的传统剧本之一。南戏——中国古代戏曲的形成南戏亦称“戏文”。

4、原为宋代流行于南方,用南曲演唱的戏曲形式。南宋时又称“温州杂剧”。元灭南宋后,渐以南戏称之。为中国戏曲最早的成熟形式之一。对明清两代的戏曲影响颇大。剧南戏——赤桑镇本今知有二百余种,但全本流传者仅有十余种,且多经明人改编。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者也。——王国维二、中国古代戏曲的形成—宋代南戏1.产生背景1)社会经济发展;2)城市繁荣——坊市界限被打破;3)出现专门娱乐场所——瓦舍2.流行区域浙江的温州、福建的泉州、福州一带课堂设问宋人周密《癸辛杂识》记载,温州乐清县有个叫祖杰的恶霸和尚欺压百姓。乡人告到官府,祖杰行贿于官府,官府不但不治他的罪,反而将告状人治

5、罪下狱。于是民间艺人将之写成戏文上演,以广其事,在舆论压力下,官府被迫将恶霸和尚治罪。请思考:宋代南戏主要流行于社会的哪个阶层中?有什么社会功能?南戏主要在民间流行,一般由民间艺人或者下层知识分子创作,剧目多表现民间故事,表达了劳动人民的愿望和要求。元杂剧画面表现的是一个戏班10个人物集体亮相的场面,生、旦、净、末、丑齐全,脸谱构画生动;笏板、刀、宫扇等道具的运用,鼓、笛、拍板等乐器的演奏,反映了当时戏剧的规模。这幅壁画为我国目前发现的唯一元代戏剧壁画。山西洪洞广胜寺元代杂剧壁画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元杂剧元杂剧创作繁荣的原因①元代城市经济的繁荣和市民阶层的

6、壮大②元代多年不行科举,士子无其他出路,社会地位低下。③吸取前代艺术精华。为什么说元杂剧是中国古代戏曲成熟的标志?元杂剧集诗词、歌唱、对白、音乐、舞蹈于一体,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角色配合。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和王实甫。元曲四大家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四位元代杂剧作家。他们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关汉卿——《窦娥冤》白朴——《裴少俊墙头马上》马致远——《汉宫秋》郑光祖——《倩女离魂》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元杂剧关汉卿《窦娥冤》剧照关汉卿,被誉为“元曲第一家”、“东方的莎士比亚”

7、。一生不畏强暴,性格倔强不屈,自比为“蒸不烂、煮不透、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创作杂剧60余种,保留至今共约18种。“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王实甫和《西厢记》表现了当时青年男女反叛传统礼教的心声对元杂剧和古代戏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昆曲——百戏之祖昆曲,原名“昆腔”,是我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元末明初产生于江南昆山一带,著名的剧目有汤显祖的《牡丹亭》、《南柯记》,朱素臣的《十五贯》,孔尚任的《桃花扇》,洪昇的《长生殿》等。昆曲特点:文词典雅华美,寓意深切,发音吐字讲究格律,表演以载歌载舞为主要特色。鼎盛时期:明中

8、叶到清中期地位:明中后期,发展成全国性剧种,对众多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