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临床医学论文-孟鲁司特治疗儿童哮喘临床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临床医学论文•孟鲁司特治疗儿童哮喘临床疗效观察【关键词】孟鲁司特儿童哮喘支气管哮喘是目前儿童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近年世界各地哮喘患病率都有所上升,我国城市儿童哮喘患病率也呈明显上升趋势[1]。随着对哮喘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逐渐认识到白三烯在哮喘发病屮的重要作用。本院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采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治疗儿童轻、中度哮喘62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62例,均为本院儿科病房和门诊确诊的非急性发作期轻、屮度支气管哮喘患儿,诊断和分
2、级均符合屮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组制定的诊断标准[2]。所有病例4周内均未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将62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其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6〜12岁,平均(7.41±2.27)岁,病程6个月〜6年,平均(3.24±0.78)年;对照组30例,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6〜11岁,平均(7・89±2・36)岁,病程5个月〜6年,平均(3.11±0・76)。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程、疾病分级等,差异无显着性(P>0.05),具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两组均给予吸入布地奈德气
3、雾剂(200〜600ug/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口服孟鲁司特钠片(顺尔宁),每次5mg,每晚睡前服用1次。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1.3观察指标和疗效判断观察两组治疗両和治疗后3个月肺功能、血清IgE及嗜酸细胞计数并作比较。依据哮喘病情严重程度分级的判断指标[2]:(1)临床控制:用药后观察临床症状消失,无日间及夜间症状,肺功能正常,或偶有轻微发作,不用其它药物可自行缓解;(2)显效:改善2级;(3)好转:改善1级;(4)无效:无任何改善,或病情加重。1.4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
4、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2结果2.1临床疗效治疗组临床控制7例,显效20例,好转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临床控制3例,显效11例,好转5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63.33%o总有效率两组比较,x2=6.91,P<0・01,差异有非常显着性。2.2两组治疗后肺功能比较见表1。治疗组治疗后肺功能改善明显,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着性(P<0.01);对照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肺功能改善茅异有显着性(P<0.05)o治疗后两组肺功能改善比较,FEV1预计值比较t=
5、2.96,p<0.01,差异有非常显着性;PEF预计值比较,t二3.01,p<0.01,差异冇非常显着性。2.3两组治疗后血嗜酸细胞计数、血清IgE水平比较嗜酸细胞计数:治疗组(0.95±0.26)X109/L,对照组(1.04±0.36)X109/L,两组比较,t=2.35,p<0.05,差异有显着性。IgE(IU/L):治疗组(265.52±78.68)IU/L,对照组(372.56±87.07)IU/L,两组比较,=2.56,p<0.05,差异有显着性。表1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比较(略)2.4不
6、良反应治疗组治疗前后检测血、尿常规、肝功能均无异常,亦无皮疹、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3讨论气道慢性炎症是支气管哮喘的病理特征,许多炎症细胞及其释放的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都参与哮喘的炎症过程。在众多的炎症介质中,半胱氨酰口三烯(CyLTs)的作用Fl益受到重视。CyLTs不仅能收缩气道平滑肌,还能促进炎症细胞尤其嗜酸性粒细胞在气道聚集,促进气道结构细胞如气道上皮细胞、平滑肌细胞、成纤维细胞等增殖,从而参与气道炎症及重塑的发生过程,是哮喘发病过程中最重要的炎症介质Z-o激素不能抑制白三烯的生物合成与
7、释放。白三烯受体拈抗剂可竟争性地与白三烯受体结合,从而阻断白三烯的作用[3]。孟鲁司特是一种强选择性长效口三烯受体拮抗剂,通过竟争性结合半胱氨酸受体,而抑制白三烯的活性,从而抑制气道炎性过程,减少气道阻塞,同吋可补充糖皮质激索所不能覆盖的那部分抗炎作用,能改善哮喘患者的肺功能,显着降低F1间哮喘的评分,减少夜间憋醒次数和晨起哮喘。孟鲁司特为非激素类的抗炎药,对重耍器官或系统无明显不良反应,依从性较好[4]。本文观察32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在吸入布地奈徳的基础上长期口服孟鲁司特,与单纯吸入布地奈徳组比较,
8、临床有效率相比,差异有非常显着性(PvO.Ol),治疗组治疗3个月后肺功能明显改善,血嗜酸细胞计数和IgE水平也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vO.O5)。本组资料表明,在吸入激索的基础上长期口服孟鲁司特能更好地控制轻、中度哮喘的反复发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炎性抗哮喘药物,对于需要长期治疗的哮喘患儿不失为一种理想的选择。【参考文献】1全国儿科哮喘协作组.中国城市儿童哮喘患病率调查.中华儿科杂志,2003,41(2):123〜127・2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