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实施中教师适应性问题概览

新课改实施中教师适应性问题概览

ID:43903782

大小:37.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0-16

新课改实施中教师适应性问题概览_第1页
新课改实施中教师适应性问题概览_第2页
新课改实施中教师适应性问题概览_第3页
新课改实施中教师适应性问题概览_第4页
新课改实施中教师适应性问题概览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课改实施中教师适应性问题概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新课改实施中教师适应性问题概览回顾这场波澜壮阔且跌宕起伏的新课改,有一个事实不容忽视:它既为一些教师的超常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对更多教师的正常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与之相应,在新课改自上而下的实施过程中,众多教师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种种适应性的问题或困难。其中,有的问题因新课改的持续而变得淡化或遁形,有的问题因新课改的深入而得到改善或抑制,有的问题至今依然如故甚至“变本加厉”。具体来说,这些适应性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第一,全新要求与抵触情绪。新课改是新形势下课堂教学的重建,它无论在课程政策、课程思想上,还是具体到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课程评价等方面都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

2、并对教师的教育观念、知识结构、思维方式、教学能力及教学手段等提出了一系列新标准和新要求[1]。这对于大多数教师而言无疑是一种挑战和超越,它意味着要全面改变曾经得心应手的工作方式,全面更新曾经引以为豪的教师素质[2]o面对这种革命性的变革,年轻的教师由于在教育教学经验和观念上还没有定型,适应尚且容易些;中年以上的教师在适应上就显得困难,特别是那些原本经验丰富、成就感强的教师,更是觉得痛苦和失落[3]。面对“老方法不灵、新方法不会”的现实,面对在学校地位与作用的落差,他们内心的苦涩难以言表,在心理上很容易失去平衡,进而对新课改产生抵触情绪。这种抵触情绪在新课改之初尤为明显:有的散

3、布,新课程改革条件不具备、时机不成熟,肯定不会取得理想的效果[4];有的抱怨,我们教师是人,不是神,新课改在为学生着想的时候能不能多为我们教师着想一点呢[5];有的迁怒,中小学教师本来就不容易,现在教育行政部门又用课程改革来整治我们,幸灾乐祸地看着我们像热锅上的蚂蚁[6];甚至有的倚老卖老,不仅在教学行为上依然如故,而且在课改实施中刻意为难,以致成为本学校新课改的“绊脚石”[7]。第二,大势所趋与虚假认同。随着新课改的全面推进,一些教师在大势所趋面前,不再采用直接的抗拒,取而代之以一种虚假的认同,即以一种被动应对的心态对待新课改。具体而言,教师的虚假认同大抵可以归为盲目性、口

4、头性和应急性三种。所谓盲目性认同,指教师在未搞清楚何谓改革和为何改革的前提下,以从众的方式对新课改的要求表现出认同。换句话说,它不是发自教师内心的改革需求,而是一种随波逐流的被动性应对。所谓口头认同,指教师对于新课改的要求仅仅表现出一种空口的应允,而很少甚至根本不将之运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致使新课改的要求实际成为一种应付检查的摆设。所谓应急性认同,指教师为了获得新课改所赋予的某种特定利益或身份,往往采用“一次性任务”的形式对新课改的要求加以认同或运用。其突出表现有二:一是为了公开课的展示一一他们往往会在一个规定的时限内,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打磨一堂公开课以求展示成功,但随着

5、公开课展示的结束,大多数人又“涛声依旧”;二是应付评审验收当面对评审专家时,他们大多声称新课改是顺乎民心、合乎民意的政策与举措,并力举自己实践新课改的诸多成效,其实在他们的常态课程实践中并非如此。[8]教师对新课改的虚假认同,说明部分教师对新课改缺乏应有的认识,仅仅将其作为不得以而为之的一种外部强加的事务。第三,现实矛盾与两手准备。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新课改虽有政府大力主导,但是在具体实践中依然有诸多环节缺乏相互配套和互为保障(特别是考试制度和督导评估体系),加之制度化教育的选拔性和排斥性,使新课程实施仍陷入应试的怪圈[9]。因此,学校和教师在实施新课改的过程中经常处于

6、两难境地:一方面,要根据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全面推行新课改,加快教师角色和教学方式的转变;另一方面,又要承受社会、家长乃至教育主管部门仍按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升学率来评判教学质量和办学质量的巨大压力[10]。以致学校和教师不得不用两手准备来兼顾两种相互矛盾的现实:对外热热闹闹地搞素质教育,对内扎扎实实抓应试教育[11]。在这种状况下,多数教师感到无所适从、左右为难,并对自己虽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却仍然实施落后的教学行为感到无奈和滑稽。当然,也有教师直言不讳:考试就是指挥棒,而且永远是指挥棒,它指向哪里,教师就跟向哪里[12]。第四,方式转变与貌合神离。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新课改着

7、力倡导教师教学方式由有利于"教”向有利于“学”转变。然而,由于不少教师对其精髓缺乏真正理解,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一些貌合神离的形式主义问题。其主要有四:①将“对话”变成"问答”一一教学中的对话是教师与学生以教材内容为“话题”或“谈资”共同去生成和创造“文本”、去构造“意义”的过程,但有不少教师在教学实践上把对话等同于师生问答[131;②有活动却没体验——新课改所提倡的活动是外显活动与内隐活动、操作活动与思维活动的统一,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动口、动手、动脑,在亲自体验过程中获得发展,然而有些教师组织的活动中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