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742321
大小:435.50 KB
页数:29页
时间:2019-10-13
《第三章_古罗马时期的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三章古罗马的教育1、罗马教育发展的历史及其培养目标2、罗马教育兴衰原因及其经验和教训3、教育家昆体良的教育思想。一、罗马发展的历史基础(一)自然环境和居民自然环境:在亚平宁半岛(意大利半岛)上,亚平宁山脉自西北向东南纵贯半岛之上,北部有波河平原,东部狭长地带,背山面水,适宜畜牧;西部山势展开,形成平原,这里土地肥沃,宜于农耕;南部和西西里岛也适宜农牧业。居民:原居住在意大利以北的欧洲内陆的拉丁人,在公元前2000年逐渐向南迁移;公元前800年,在亚平宁半岛西海岸拉丁平原不远的山岗之间建立起一个罗马城,其人被称为“罗马人”。(二)
2、奴隶主国家的形成和发展王政时期(公元前800年—公元前509年)军事民主制时期共和时期(公元前509年—前30年)帝国时期(公元前1世纪—公元5世纪)395年古罗马终于分裂为东西两部,东罗马为拜占庭,首都在君士坦丁堡;西罗马直到476年灭亡。二、罗马教育的发展概况(一)初期的罗马教育(王政时期和共和早期)(二)过渡时代的罗马教育(共和中期和晚期)(三)希腊化时代的罗马教育(帝国时代的早期和中期)(一)初期的罗马教育(王政时期和共和早期)培养目标:罗马人的主要生产劳动是农业,此外,由于还要进行征战,便决定了王政时期的教育是培养农民和
3、军人的家庭教育。教育权力:“家长制”家庭出现,父亲在家庭中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威信,他操有子女的生杀大权和受教育的权力。(一)初期的罗马教育教育内容:A由父母给予生产和生活知识的教育。男孩随父亲学习制作,女孩随母亲学习家务。B注重道德教育,敬神、服从双亲和族中长者,勇敢、谦虚和爱国居于首位。C为了预防敌人进攻,还学习用各种武器,骑马、游泳、角力。D家庭中有时还学习读书、写字和计算等。(二)过渡时代的罗马教育(共和中期、晚期)希腊(雅典)文化为什么能征服罗马文化?(1)罗马和雅典都是西方奴隶主共和制国家,希腊文化适应了罗马国情。(
4、2)罗马奴隶主贵族醉心于希腊奴隶主腐朽的生活方式。(3)希腊语成为半个以上文明世界的通用语。(4)希腊文化是当时西方社会最高水平的文化。(二)过渡时代的罗马教育在希腊文化影响下,罗马此期出现了三种学校初等学校:(7—12岁)它是私立的、收费的,国家不加管理。学校的开办者教师是一些有文化的奴隶,可见其地位很低。学校教学条件艰苦,学校随便设在简陋的房舍或神庙中。学习内容是读书、写字、计算、十二铜表法。(前450年,古罗马制定的成文法典,可在十二个铜表上。)学校教学方法简单,仅有简单机械的背诵,体罚很平常。(二)过渡时代的罗马教育文法学
5、校:(12—16岁)私立的,是应贵族和暴发户子弟的需要而设立。学生在学校学习希腊文、拉丁文和希腊文法,阅读荷马史诗其他希腊文学作品。学习演说术。在罗马教育中,完全否定军事体操教育。培养高层次的演说人才,出现了高等教育。(二)过渡时代的罗马教育高等修辞学校(16岁入学学程2-3年)修辞学校主要学习修辞学和辩证法;学习在罗马国家管理上起重大作用的法律学;学习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加上了罗马史。共和末期的罗马教育可以说是受古罗马政治的制约,以通过私立学校教育来培养演说家和雄辩家为其培养目标的。(三)希腊化时代的罗马教育(帝国时代的早
6、期和中期)公元前一世纪至公元后二世纪,称为希腊化时代,其教育是以培养官吏和顺民为目标的官僚式的政府学校教育。忠官和顺民成为这一时期教育的培养目标。为了使教育更好地为帝国服务,将文法学校和修辞学校改为国立,对初等学校实行国家监督。提高教师待遇。将教师变为国家官吏,规定教师奉给,给予他们各种特权和权利。这个时期,通过系列措施,将教育权掌握在帝国手中。(四)衰落时期的罗马教育(帝国时代末期)特点:世俗学校的消亡和早期基督教学校的兴起帝国末期,统治集团内腐化堕落,内部斗争激烈,动乱不已,对文化和教育丝毫不重视。统治者对平民的政治压迫和经
7、济剥削日益加深,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罗马帝国处于岌岌可危之时,反映到教育上受教育成为社会优越地位的象征和阶梯。出现严重的形式主义。教会逐渐垄断教育,使学校带上了浓厚的宗教色彩。这为以后中世纪教会垄断教育开辟了道路。概说纵观罗马教育,我们可以看到:教育与社会政治和经济密不可分。教育的发展道路是曲折的。三、古罗马的教育思想西塞罗的教育思想西塞罗(前106年—前43年),是罗马由罗马化向希腊化转变时期最杰出的演说家、罗马文学的天才作家。在他年轻时,曾在希腊文的声誉中抵制过罗马的拉丁文教育,可后来却变成拉丁文教师。他一生的最大贡献就是解决
8、了希腊文化与罗马文化的矛盾,提出“保持罗马道德,学习希腊文化”的主张。西塞罗的教育思想教育方面,他提出知识本身并非个人所追求的事业,知识应作为达到社会目的的手段;所以,他认为教育的培养目的是培养政论家,有用的雄辩家,而非教育家。以此为依据,西塞罗提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