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漫谈课堂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漫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浙江义乌中学吴加澍“课改”成果的体现“课本”改了“上课”改了——提高教学有效性第二,比谁掰的玉米多第一,比谁穿得快第三,比谁身上的伤口少穿越玉米地——关于有效性的隐喻(速度)(收益)(安全)学习时间学习收获学习体验什么是有效教学▲通过教学活动,学生从不懂到懂,从懂的少到懂的多,从不喜欢到喜欢这门课程,在学业上有收获,有进步.这样的教学就是有效的.学有所得△有效的学:学有所乐学有后劲△有效的教:深入浅出深入深出浅入浅出浅入深出(轻负高效)(重负高效)(轻负低效)(重负低效)▲化最少的时间,讲最多的内容×怎样提高教学有效性课程改革基本理念学校
2、教学优良传统创新传承《素质教育不要‘骑着毛驴找毛驴’》中国教育报——陶行知:“去与取,只问适不适,不问新与旧.”我校的教学传统◆“四分教,六分抓”◆“六分教,四分抓”◆“教准·抓实”◆“教准·抓实·学活”我校的教学传统讲究实效基础教育的“基础”是什么?应追求怎样的教育效益?怎样培养学生全面素质?注重基础培养能力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备课)(上课)(练习)一.提高备课的有效性◇脑中有课标◇心中有教材◇目中有学生◇手中有方法备教法备学生备教材(1)备教材怎样才算“吃透教材”?◇把握三维目标◇拓展教材内涵过去是——现在要——△分析教材的重点难
3、点关键点△搞清知识的内涵外延与联系(2)备学生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有效课堂的基本特征:目的:⑵认知参与——认知建构⑴行为参与——过程生成⑶情感参与——审美体验学生参与奥苏贝尔:“假如让我把全部的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因此进行教学.”《教育心理学认知观点》现有发展区潜在发展区低效教学无效教学最近发展区高效教学“尽管科学家和教师都掌握学科知识,但二者的学科知识是不一样的,教师必须把学科知识心理学化,以便让学生能够理解.”杜威:教师的二
4、度创造几种主要的学习理论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刺激-反应-强化)认为学习的起因在于对外部刺激的反应,而不关心学习者的内部心理过程(信息加工过程)认为人的认识是外界刺激和认知主体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主动建构过程)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与环境交互作用中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外部内部教师学生(3)备教法确立一个理念:教法为学法服务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指导学习——接受学习——个体学习对学习方式的理性思考□当前在强调探究性学习的同时,要着力改善传统的接受性学习,积极探索多种学习方式的有机融合。□学习方式是中性的,每一种学习方式都有它的合理性与局
5、限性,并无绝对的优劣之分.□不应把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机械地看作三种独立的学习方式,而应将它们理解为所有学习方式都应具备的三个维度.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课内有机融合◆课外充分拓展【现状】【对策】学习方式过于单一——“最短的一块木板”接受式学习探究式学习主动接受式开展研究性学习新课程教学中凸现的几个问题:◆内容与课时◆预设与生成◆差生边缘化二.提高上课的有效性新教材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栏目众多.但与传统教材相比,内容增多,难度增大,要求提高.实施新课程后,教学时间不足的反响强烈,呼声四起.(1)内容与课时【客观原因】●内容增加(面广、量大)●要求提高(探究、
6、体验)【主观原因】●对教材——“教”教材,不是“用”教材●对课标——把握不准,一步到位●对高考——担心吃亏,层层加码内容与课时【对策】●对教材——大胆取舍,整合教学资源●对课标——控制难度,掌握核心知识●对教学——注重实效,避免形式主义●对学生——课前预习,培养自主学力内容与课时(2)预设与生成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规划、设计、假设与安排师生在教学活动中偏离或超越了原有的思路和方案预设——生成——没有预设的课是不负责的课没有生成的课是不精彩的课两种极端——▲预设过度:放不开,学不活▲生成过多:放得开,收不拢(闷课)(乱课)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发展预设与生成
7、【问题】【对策】◆教学设计的开放性◆尊重学生的主动性◆提高教师的应变性教学流程非线性思考的主动权讲解的主动权预设的主动权预设与生成教学内容模块式(3)差生边缘化在新课程的课堂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活动较多,但参与教学活动的总是少部分个性张扬、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同学,许多中下学生游离于教学活动之外,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部分学生被边缘化似乎越来越严重.怎样克服差生边缘化?▲改善影响学生参与的因素——△教师支持△同伴互助△自我激励△任务特征△课堂结构(善于倾听,学会等待)(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弹性多元,宽松和谐)(平等对话,合作交流)(积极评价,增强自信)▲改
8、变教学理念——△“没有差生,只有差异”△学生的差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