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357087
大小:2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01
《金融物流论文 物流安全监控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金融物流论文物流安全监控论文基于物联网的金融物流产品安全监控的研究 摘要:目前,中国金融物流正处在方兴未艾、快速增长时期。但国内金融物流服务仍然面临众多问题亟待解决,特别是安全监控的问题。物联网作为一个新兴的平台,其可视化、可追溯化技术对解决金融物流产品安全性问题是很有帮助的。 关键词:金融物流;物联网;安全监控 前言 2009年3月25日,国务院首次以书面形式确定上海“两个中心”建设的国家战略。金融物流是对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有效整合,是一种创新的金融模式,它的发展对“两个中心”的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
2、用。然而,中国金融物流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仍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业务操作缺乏标准,参与者鱼龙混杂,没有相应的行业规范,也缺乏规避和分散风险的业务转让机制,最为严重的就是安全问题了。 物联网是一项新兴的技术,是一个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射频识别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通信装置等)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巨大网络。物联网的相关技术由于可追溯、可视,所以一旦被运用于防范和规避金融物流的不确定性,将极大提升金融物流产品的安全性。然而,目前将物联网与金融物流结合起来的创新研究几乎没有。 一、国内外物联网的研究动态
3、 二、物联网对金融物流产品进行安全监控的方案设想 金融物流产品风险主要是由业务过程的不透明,缺乏有效的安全监管造成的。通过物联网技术的引进,可以对金融物流产品进行追溯,从而进行实时跟踪与监控。以下分别从信息的获取与信息的监管来设计架构: 1.基于物联网的质押品的动态信息的获取的系统构架设计。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为:在物品上贴上RFID标签,读写设备通过读取RFID标签中的信息,尤其是ID信息,通过这个ID信息向物联网名称解析服务器请求以获取该ID所对应的进一步详细信息的统一资源标志符(URI),读
4、写设备通过这个统一资源标志符进行进一步的信息获取,实现信息的全面和透彻感知。 为了获取质押品在整个供应链过程中的动态信息,我们需要研究从原料市场到产品市场。这一过程中质押物品信息的读取与采集。过程(如图2所示): 2.供应链流动中的质押品的信息监管系统设计。在上述获取信息的基础上,我们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监管,一旦有关质押品信息出现异常,金融物流的各参与方均可以通过信息监管系统了解风险隐患。此外,我们还设计了“风险数据库”。风险数据库中包含了通过实际调研所获得的大部分风险的类型,及其对应的解决方案。这样,通过信息监
5、管系统的设计,不仅可以共享风险隐患,还能够使得风险关联方利用风险数据库进行风险的基本应对。对于未列入数据库的风险,需要参与方在协调的基础上做出最终优化措施。 在整个监控过程中,主要采用了三大关键技术,即感知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智能处理技术。运用这些可视化技术,对质押品从出厂到目的地进行全程跟踪,能有效保证质押物的数量和质量。在存储的过程中,能有效避免人员操作的失误、内部作案等问题。将实体货物信息存入数据库,随时对入库出库量进行统计,设立最低值警戒线,以确保库存量。通过物联网可视化可追溯技术,对物流的整个过程进行全程
6、控制,组成一个巨大的网络控制平台,监控供应链的每一步流程。 结束语 物联网是当前最有发展潜力的新生技术,针对物联网的环境和平台,设计金融物流的质押品安全的监管系统,为金融物流的安全监控提供了有力的手段,有效地缓解金融物流的风险。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将当前新兴的两大产业(金融物流与物联网)结合,为今后相关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有利于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DonP.Holdren,CraigA.Hollingshead:Differentialpricingofindustrialservic
7、es:thecaseofinventoryfinancing[J].JournalofBusiness&IndustrialMarketing,1999,(14):7-16. [2]DavidE.Vance,FinancialAnalysisandDecisionMaking:ToolsandTechniquestoSolveFinancialProblemsandMakeEffectiveBusinessDecisions[M].TheMcGraw-HillCompaniesInc,2003:217-249.
8、[3]李凤保,李凌.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综述[J].仪器仪表学报,2005,(26). [4]BuzacottJ.A.,R.Q.Zhang.InventoryManagementwithAsset-BasedFinancingManagementScience[J].2004,(24). [5]InternationalTelecommuni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