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1173738
大小:32.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8-18
《中考基础知识复习:修辞分类、用法及作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考基础知识复习:修辞分类、用法及作用 1、比喻: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种类: 明喻甲像乙。本体、比喻词、喻体三者明明白白都有。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像、仿佛、似、犹如…… 暗喻甲是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是、成了、变成”连接。如: 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嶂都成了水墨山水。 借喻甲代乙。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如: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罢。 博喻连用几个比喻共同说明一个本体。如:雨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
2、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2、借代: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的修辞手法。这种修辞方式不直接说出要出说的人或事物。 借代的种类: 1用事物的特征代本体事物: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 2具体代抽象: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3专名代泛称: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4部分代整体:咏罢低眉无写处, 5结果代原因:专弄文墨,为壮士捧腹(捧腹是笑的结果)运用借代必须抓住事物的最典型特征,借代的借体和本体事物不能出现。 借代和借喻异同点: 它们都是用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事物本体不出现。 不
3、同点:借代的作用是“称代”就是直接把借体称为本体,只代不喻。借喻的作用是比喻。 构成借代的基础事物的相关性,要求借体和本体有某种关系。 构成借喻的基础是事物的相似性,要求喻体和本体有某些方面的相似。 3、比拟: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包括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拟物)。 拟人:事物人化。 拟物:甲物乙物化。嘎子竖起耳朵听 比拟和比喻的不同点: 比拟是仿照被模拟的事物的特征来写本体。重点在拟。 比喻是用喻体比方本体,重点在喻。比拟中本体和拟体彼此交融一体,本体必须
4、出现。 比喻中本体或出现或不出现,而喻体必须出现 4、夸张: 夸张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的需要,对事物对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 夸张的种类:扩大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 1扩大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深”的夸张形式。 如: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缩小形式: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弱、低、浅”的夸张形式。 如: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3超前夸张: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式。 如:看见这样鲜绿的苗,就嗅出白面
5、包子的香味来了。 注意:夸张要合理。 如:同志们,你来看,我们力量大如天,脚下地球当球玩。 要注意文体特征,像科技说明文、说理文就很少用甚至不用夸张。 5、对偶: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 对偶的种类: 1正对:上下句意思相似、相近、相补、相称的对偶形式。如: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2反对:上下句意思相对、相反的对偶形式。 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串对:上下句的意思具有承接、因果、递进、假设、条件等关系
6、的对偶形式。 如: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 根据上下句的形式又可以把对偶分为: 1严式对偶: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同(不能成分对句子)、平仄相对、不重复用字。如1、2句。 2宽式对偶:五条要求只要达到一部分就可以。不很严格,如3句。 对偶的结构: 1成分对偶: 然而我的坏处,是在论时事不留面子,砭锢弊常取类型,而后者尤与适宜不合。 2句子对偶: 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 对偶与对比的不同点: 1对比的基本特点是“对比”,对偶的基本特点是“对称”。 2对偶主要是从结构形式上说的,它要求结构相称,字数相等。
7、 对比是从意义上说的,它要求意义相反或相近,而不管结构形式如何。 3对偶里的“反对”(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就意义说是对比,就形式说是对偶,这是修辞手法兼类现象。 6、排比 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修辞方式。 排比的种类: 1成分排比 延安的歌声……它是黑夜的火把,雪天的煤炭,大旱的甘霖。 2分句排比 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纯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8、 3单句排比 八路军穿草鞋,把日本鬼子赶下海。解放军穿草鞋,把蒋家王朝踢下台。如今八连穿草鞋,把香风毒雾脚下踩。 4复句排比 7、反复(重现) 为了表达强烈的感情,有意重复使用某个词语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