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原著选读2

中国原著选读2

ID:40587655

大小:3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8-04

中国原著选读2_第1页
中国原著选读2_第2页
中国原著选读2_第3页
中国原著选读2_第4页
中国原著选读2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原著选读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老子》1释老子之“道”及“道”、“名”、“无名”、“有名”之间的关系。答:“道”是老子哲学的中心观念,他的整个哲学系统都是由他所预设的“道”而开展的。老子书上所有的“道”字,符号形式虽然都是同一的,但在不同章句的文字脉络中,却具有不同的涵义;有些地方,“道”是指形而上的实存者,有些地方,是指一种规律,有些地方,是指人生的一种准则、指标或典范。“道”、“名”、“无名”、“有名”之间的关系:2论“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答:“玄”是指“道”体深幽的样子。这句话是说:(道)幽深又幽深,是一切微妙的门径。许多人认为老子的道理是很玄虚的,所谓“玄之又玄”,其实老子这句话只是

2、在说明在那深远而又深远的根源之处,就是万物所从出的“道”。3试论以“冲”、“虚”、“橐籥”、“玄牝”喻“道”的意义。答:4释《老子》中的“水”喻并与《论语》中的“水”喻相比较。答:水之七善”:“居善地”,善于自处而甘居下地,要谦让。“心善渊”,心静养,善于容纳百川,深沉渊默。“与善仁”,行为修到同水一样助长万物地生命,善良,与人为善。“言善信”,说话学到如潮水一样准则有信。“正善治”,立身处世,持平正衡。“事善能”,担当做事,调剂融和,能干。“动善时”,把握机会,及时而动,与时俱进;随着动荡的趋势而动荡,跟着静止的状况而安祥澄止。做人必须是君子;君子言必行,行必果

3、,“言善信”和“事善能”要求每个人都应该是“诚信为本,言行一致”。而“动善时”则是类似中庸里面强调的“时中”,要“审时度势”和“与时俱进”《老子》谈水的四种美德水,本来只是自然界一个常见的自然物,在《老子》的文中,水由于本身所具有的特殊属性,在文中变成了一个重要的喻体,老子曾经在书中多次提到水、甘露、江海、川谷等水的意象,以水为喻,来论述其处柔、守雌、虚静的人生观,水几乎承载了所有老子所要表达的美德,所以他才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1、至善之功: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对于人类具有至善之功: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4、。”这句话翻译成白话就是说:“上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养万物而不和万物相争”。2、至谦之德: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水虽然有至善之功,却默默无闻的流向低处,甘愿处在一个谦卑的地位,所以说水的第二种美德就是至谦之德。老子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就是说:“水善于滋养万物而不和万物相争,停留在大家厌恶的地方,所以这样最接近于道”。3、至大之量:江海所以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第三是水有至大之量,所谓“江海所以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为百谷王”,就是说“江海所以能够成为百川河流所汇往的地方,乃是由于它善于处在低下的地方,所以

5、能够成为百川之王。”4、至柔之刚: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最后是水德中的至柔之刚,老子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就是说“遍天下再没有什么东西比水更柔弱了,而攻坚克强却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胜过水。弱胜过强,柔胜过刚,遍天下没有人不知道,但是没有人能实行。”《论语·雍也》中,“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就是《论语》中寄情山水最富哲理的话语,智慧的人喜欢水,仁爱的人喜欢山;智者是动态的,仁者是静态的;智者是快乐的,仁者是长寿的。山、水是世间最普通的自然物,也是最有灵

6、性的东西。山是安定、伟大、丰富的,水是流动、平等、多情的。孔子喜山爱水,是因为他知水懂山,“见大水必观焉”,“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但他绝不仅限于陶醉、流连于山水的自然之趣,而是通过对自然山水的观察和体验,赋予山水丰富的伦理道德思想.《论语·子罕》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从表面上看,这是孔子在河边对奔腾不息的流水发出的感叹,但孔子感叹的不仅仅是一去不复返的流水,更有稍纵即逝的光阴和瞬息万变的事物。5论“涤除玄览”。答:“涤除玄览”是老子认识论哲学的集中体现。老子认为,认识最高本体的道,必须从复杂、多样的耳闻目见的感觉经验中挣脱出来,要站在

7、更高处去认识。此即他所说的“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玄览,指在心灵深处,以道镜自鉴自察,除去污垢。所谓玄览无疵,就是把内心直观比喻成一面最深妙的镜子,如果能够把这面镜子打扫得干干净净,没有一点灰尘,即人的内心不染外物,保持最大空虚和安静,这样万物就会自然呈现在面前,为人们所认识。6释《老子》中的赤子婴儿喻。答:老子对于有深厚修养的人,常常用“赤子”来比喻。认为这种达到高深修养的人就象婴儿般的纯真、柔和。他说:“含德之厚,比于赤子”(55章)。他认为赤子有两个特点:一是“精之至”,即纯真,一是“和之至”,即柔和。又说:“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28章)因为

8、溪涧、山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