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3.3.1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教学设计

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3.3.1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教学设计

ID:38978770

大小:81.9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22

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3.3.1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教学设计_第1页
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3.3.1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教学设计_第2页
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3.3.1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教学设计_第3页
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3.3.1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教学设计_第4页
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3.3.1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3.3.1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3.3.1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教学设计兴城二中赵程程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三章第三节第二课时的内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它与上节课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互为逆定理,揭示了一个三角形的边与角之间的关系,为我们提供了证明两条线段相等的新方法,为我们以后的几何学习提供了重要的证明和计算依据,是解题论证的必备知识,因此学习本节内容至关重要。同时,许多中考题中常常用等腰三角形结合四边形、相似形、圆、函数等相关知识点出一些综合性题目和压轴题目,所以要求学生能掌握并灵活应用。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了全等三角形的证明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基础上,对等腰三

2、角形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会利用全等来证明边、角相等,为验证判定定理奠定了基础。初二学生观察、猜想能力较强,但归纳、推理、的意识比较薄弱,思维的严密性、灵活性比较缺乏,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需要在课堂中进一步的引导和加强。三、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结合八年级数学教材结构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制定了本节课的三维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探索并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2、学会比较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的联系与区别。(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的探索,发展学生归纳猜想的能力,提高学生证

3、明文字命题的能力,并通过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的简单应用,加深对定理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会数学源于实际,经历综合应用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的过程,体会探索学习的乐趣,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的探索和应用。难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的区别。五、教学设计理念为了实现教学目标,为了突破重难点,更为了学生能够收获知识与能力。本节课着重体现在三点:“引”、“探”、“变”。教法:教师着眼于“引”,采用问题引导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法:学

4、生着眼于“探”,探究问题,合作交流,归纳出知识,并学会运用。练法:设计练习中注重"变",在练习中进行了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练习,促进学生的发散思维,使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归纳解决类似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使学生的思维向多层次、多方向发散。培养学生大胆创新、勇于探索的精神,从而把学生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六、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景,“问题”引入老师这里有一块等腰三角的玻璃板,一天不小心打碎了一部分,剩下的部分如图所示,问题1:同学们谁有好的办法,能利用老师剩余部分的到玻璃店去配一个大小一样的等腰三角形的玻璃回来。经过讨论,学生想到把图形画在纸板上,将BD和

5、CE延长相交于点A,然后再到店里去配。问题2:原图形是等腰三角形,回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有哪些?那么一个三角形满足了什么样的条件就是一个等腰三角形呢?设计意图:实际生活问题引入,学生能准确回答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复习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同时为本节课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作铺垫。(二)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探究1、学生大胆猜想AB=AC,启发学生动手操作,测量验证AB、AC是否相等,进而得到命题。问题1:量一量,线段AB与AC的长度。问题2: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结论?其他同学的结果与你的相同吗?得到结论: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设计意图:

6、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究归纳得出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1、通过猜想观察得到的结论,它的正确性是需要严格证明的。问题1:根据文字命题叙述①画出图形,②写出已知、求证。已知:如图,在△ABC中,∠B=∠C,求证:AB=AC问题2:要证明线段相等,目前我们一般使用什么方法?找两条线段所在的两个三角形全等。问题3:这里只有一个三角形,怎么办?作辅助线,学生先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合作,探究不同的证明方法。设计意图:探究新知采取提出问题、实践操作、归纳验证这一方式,体现了知识发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到观察、猜想、归纳、验证的思想。3、学生尝试不同方法解决问

7、题,小组汇报,师生互相评价的同时总结归纳等腰三角形判定定理。问题1:怎么作辅助线,得到两个全等三角形?学生尝试作高线、角平分线。并汇报给出证明过程。问题2:作BC边上的中线,行不行?学生汇报给出理由。最后总结归纳等腰三角形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写成“等角对等边”)几何语言:∵∠B=∠C(已知)∴AB=AC(等角对等边)思考:与等腰三角形性质进行比较看有什么区别?设计意图:这个过程,教师引导,探究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在探究中享受数学问题带来的乐趣,同时一题多证——激发学生的探索欲。4、白板出示练习,综合运用

8、性质与判定问题:如图:在△ABC中,AB=AC,∠A=36°,BD是∠ABC的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