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753700
大小:22.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5-30
《xx中心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xx中心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开发系统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不仅可以弥补国家课程开发的不足,有利于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满足“个性化”的学校发展,还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和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真正满足学生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一、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和依据1、开发目的(1)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讲“礼”重“仪”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优秀传统,渊远流长的文化典藏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份丰厚的遗产。(2)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2、,培养收集、整理信息,分析、解决问题及欣赏、实践和创新的能力,培养成合作、分享、积极上进、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3)注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开发多层次、多类型、多规格的校本课程,以实现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充分而全面的发展。(4)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促进学校管理者、教师开发、设计和实施校本课程的能力。为教师发展提供机会,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培养一批一专多能、全面发展的教师。2、开发依据叶澜在《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一书中指出:“校本课程,顾名思义,就是以学校为课程编制的主体,自主开发与实践的一种课程。在新的课程行政管理体系中,要求学校能根据学校的实际与学生
3、的基础,开设多种类型的课程,以满足学生的需要,发展学生的兴趣,形成学生的特长。因此,校本课程是学校办学理念和特色的反映”。二、需求评估1、对学生情况的分析:我们对1-6年级的150名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古诗词、弟子规、感兴趣。2、对家长情况的分析:学校地处农村,有大量的社会资源,我们把即将开设的校本课程与社会有关人士、学生家长进行对话。结果显示,他们都比较赞同学校利用家乡的资源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3、对教师资源的分析:与我校部分教师进行了座谈会讨论,大家认为以教师、教研组为单位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比较合适。少部分教师认为学校指定个人进
4、行校本课程开发。讨论结果大家一致认为,:学校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是有利于学校发展的,是有利于学生整体素质提高的,纷纷表示愿意参与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综上所述,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将紧紧围绕“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内外资源”这一核心展开。注重将学校、社会、网络等丰富的物质资源、文化资源、精神资源恰当地整合到课程中,形成一种立体式的、深厚的课程文化建设。使学生沐浴其中,得到启迪与发展。三、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一)总体目标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有爱心、有孝心,讲礼仪,拥有健康的体魄,进一步提升学生审美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积累艺术文化深厚
5、的底蕴,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做一个有文化、有深度、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我校以学生发展为本,依托校内外资源,以“文化”的学习、传承、创建为中心。形成了富有“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既丰富补充了国家、地方课程,又贴近我校学生生活,为学生的成长搭建了展示与交流的舞台。突出校本课程的“三性”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加大校本课程教研力度,保证课程开发的科学性和时代性,促进学校、师生的共同发展,形成学校办学特色。1、从学生发展的需要出发,开发多层次、多类型、多规格的校本课程,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充分而全面的发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6、培养收集、分析、处理信息、解决问题及欣赏、实践和创新的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上进的品质。2、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促进学校管理者、教师开发、设计实施校本课程的能力。为教师发展提供机会,是教师成为学会学习、学会反思、学会创新的时间研究者,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3、根据新课改精神,创设富有学校特色的、具有文化性、教育性、趣味性的校本课程体系。体现我校的办学特色,独立或合作开发有特色的课程。(二)具体目标1、知识目标:结合学生实际,本着“丰富知识层面,从中国传统茶文化中,汲取知识”的思想出发,力求在系统讲座的前提下,使学生学习和继承古老文化。2、综合
7、能力:本课程的开发,是以茶文化(知识、技能)为主线,综合了地理、历史、传统美德、现代礼仪、茶文化英语、社会交际等多种学科和门类,并注重教学中学生的体验和创造,因此《走进茶世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训练与提高的过程。3、人文素养类《弟子规》——加深学生对我国深厚古典文化的了解,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道德习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四、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步骤(一)组织实施中心校成立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组长:王志军副组长:刘凤荣组员:张文东侯文勇张秀清曹志强高丙军(二)目标实施及步骤1、课时安
8、排从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和学习规律出发,在学生在校活动时间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合理设计课时。2、制定《校本课程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