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特岗教师考试试题

历年特岗教师考试试题

ID:37463390

大小:86.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5-24

上传者:U-3730
历年特岗教师考试试题_第1页
历年特岗教师考试试题_第2页
历年特岗教师考试试题_第3页
历年特岗教师考试试题_第4页
历年特岗教师考试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年特岗教师考试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历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试题一、填空题(在下列每题的空白处填上正确的字词,每空1分,共17分)  1、杨贤江写的《》,是我国第一本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2、教育的本质是()。  3、我国封建社会的教育内容是()、()。  4、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是()。  5、()的教学组织形式是由夸美纽斯正式提出并推行的,1862年我国在()首先执行了这个制度。  6、1903年颁布的(),是中国最早实行的近代学制。  7、普通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的一般原理和中、小学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是师范学校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是()相结合的学科。  8、义务教育,也叫(),是由国家用立法形式确定下来强制实行的国民基础教育。  9、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10、教学手段就是指教师和学生进行()以及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  11、现场教学和个别指导是中小学教学的()。  12、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是备课、上课、()、作业批改(成绩考核)四个环节组成。  13、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是()渗透德育。  14、我国中小学的教学内容,具体体现在中小学各类()和各科课程标准、教科书之中。  15、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二、选择题(下列四项备选答案中有一项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2分,共26分)  16、“长善救失”、“教学相长”的教学思想是由()首先提出的:⑴《论语》⑵《孟子》⑶《学记》⑷《劝学篇》  西欧最早出现的教育专著是():⑴《大教学论》⑵《论演说家的教育》⑶《普通教育学》⑷《我的教育信条》  18、“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教学思想是由()提出的:⑴赞科夫⑵巴班斯基⑶苏霍姆林斯基⑷凯洛夫  19、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是():⑴和谐教育思想⑵教学过程最优化⑶教学发展观⑷全面发展观  20、我国最早的学校教育机构是():⑴痒⑵序⑶校⑷学  21、讲授法的基本方式包括():⑴讲述、讲解、讲读、讲演⑵讲述、讲解、报告、讲演⑶讲读、讲演、讲评、讲述⑷讲述、讲解、讲评、报告  2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⑴教育的性质⑵教育的方法⑶教育的效益⑷教育的规模  23、普通中小学教育的性质是():⑴做人教育⑵职业教育⑶基础教育⑷专业教育  24、中小学的“双基”教学是指():⑴基础知识,基本技能⑵基本理论,基本技能⑶基础知识,基本理论⑷基础理论,基本原理  25、德育在青少年学生的发展中具有():⑴积极作用⑵影响作用⑶制约作用⑷导向作用  26、班主任在班集体的发展中起():⑴主导作用⑵主动作用⑶领导作用⑷能动作用  27、良好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是():⑴有明确的奋斗目标⑵有健全的组织系统和领导核心⑶形成了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⑷有严格的规章制度与纪律  28、教师的劳动价值主要体现在教育劳动的():⑴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⑵主体价值⑶创造价值⑷教育价值   三、简答题(共32分)  29、为什么说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6分)  30、简述教育对发展生产力的作用?(6分)  31、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8分)  32、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基本因素有哪些?(6分)  33、什么是教学?教学的任务是什么?(6分)  四、论述题(34、36两题任选一题,35题必做,共25分)  34、学习教育学有何意义?(11分)  35、为什么说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科学地解决了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矛盾?(14分)  36、在教学中如何贯彻启发性原则?(11分)  要求:①论述要观点正确,论据充分,条理清楚;②论述要理论联系实际;③每题字数不得少于200字。2011北京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  1、提出公民教育和劳作学校主张,具有社会本质倾向的教育家是___C___  A、柏拉图  B、涂尔干  C、凯兴斯坦纳  D、赫钦斯  2、决定教育事业领导权的是___B___  A、经济发展水平  B、政治制度  C、文化  D、科技  3、“因材施教”是人的发展的___D____对教育的要求。  A、顺序性  B、不平衡行  C、互补性  D、个别差异性  4、人的发展的互补性要求教育应该做到__C___  A、相互衔接  B、循序渐进  C、长善救失  D、教学相长  5、卢梭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由的人。这种观点属于__B____  A、社会本位论  B、个人本位论  C、宗教本位论  D、文化本位论  6、《教师法》规定的教师考核内容为“政治思想、业务水平、___A____、工作成绩”几个方面。  A、工作态度  B、工作热情   C、工作效率  D、工作质量  7、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体现在__C____  A、认识的直接性  B、学生的主体性  C、教学的教育性  D、活动的开放性  8、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体验客观事物的真善美的方法是___D____  A、参观法  B、演示法  C、情景教学法  D、欣赏教学法  9、提出“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的观点的前苏联教育家是___B__  A、克鲁普斯卡娅  B、马卡连柯  C、加里宁  D、凯洛夫  10、某班在“每月一星”的活动中,将表现好,进步大的学生照片贴在“明星墙”上以示奖励,这样的方法是___B__  A、说服教育  B、品德评价  C、指导实践  D、陶冶政治二、填空  11、德国教育家赫巴特被西方教育史称为科学___教育学__之父。  12、孔子提出“庶、富、__教_”的观点,认为是治国的三个要素。  13、____遗传素质__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生理基础与可能性。  14、2006年我国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明确提出义务教育学制,主要有“六三制”和__“五四制”____。  15、___教育基本法律__是依据宪法制定的全面调整教育内部、外部相互关系的基本法律准则,它可以说是“教育领域的宪法”,是教育法规体系的“母法”。  16、我过实施素质教育,以___提高国民素质___为根本宗旨。  17、教师的教育专业能力包括教育能力、教学能力和___研究能力___。  18、2011年教育部颁布《___教育规划纲要___》,标志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式开始。  19、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开办___京师同文馆___中首次采用班级授课制。  20、我国小学的德育内容有统一的规定,它体现在1993年正式颁布的《____小学德育纲要___》里。三、判断说明  21.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社会成员的受教育权利  答:错误。因为(1)政治制度决定着社会成员的受教育权利,而不是经济发展水平;(2)一个国家什么人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基本上由政治决定的,政治制度决定了教育的性质。  22.教育现代化就是指学校设施的现代化   答:错误。因为(1)教育现代化不但包括学校设施的现代化,还包括教育观念、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手段、教师队伍、教育制度等方面的现代化。(2)认为教育现代化就是指学校教育设施现代化的观点是片面的。  23.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  答:错误。因为(1)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和促进作用,而不是决定性的作用,我们不能夸大教育的作用。(2)认为人的发展是由教育决定的,就夸大了教育的作用,如果没有遗传为之提供生理基础、没有环境的配合,没有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没有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教育发挥主导促进作用是不可能的。  24.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答:正确。因为(1)我国《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2)教师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25.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工作最基本、最经常有效的途径  答:正确。因为(1)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在学校全部工作中占时间最多,也是学生在学校的主要活动。(2)教学是学生进行德育工作最基本、最经常和最有效的途径。四、简答  26.《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的我国今后一个时期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是什么?  答:(1)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2)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  (3)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  (4)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  (5)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  27.简述《教师法》中规定的教师应承担的义务  答:(1)遵纪守法的义务;  (2)教育教学义务;  (3)思想品德教育义务;  (4)爱护尊重学生的义务;  (5)保护学生的义务;  (6)提高思想业务水平义务。  28.简述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答:(1)改变过于重视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合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的过程和形成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知识技能;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死记硬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解决问题和合作能力等;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功能现状,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的功能。  29.简述班级常规管理的基本内容  答:(1)班级组织经律管理;  (2)班级环境与卫生管理;  (3)班级文档管理;   (4)班级工作计划和总结。  30.简述行动研究的基本特征  答:(1)目的是为了改进实践;  (2)研究的内容是教育教学上的问题;  (3)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进行研究;  (4)研究的循环性。五、论述  31.论述德语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答:(1)品德的发展由知、情、意、行四者构成的,因此培养学生品德的过程就是对学生进行知、情、意、行四种品德因素培养使其协调发展的过程。  知即道德认识,是人们对是非善恶认识和评价,包括道德知识和道德判断。道德认识是品德形成的基础。  情即道德情感,是对客观事物作是非、善恶判断时引起的内心体验,是知行转化的催化剂。  意即道德意志,是为了实现道德行为所作出的自觉而顽强的努力,是调节品德行为的精神力量。  行即道德行为习惯,是衡量一个人品德水平的重要标志。  (2)培思想品德形成是沿着知、情、意、行的内在顺序,以知为开端,以行为终结。但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德育影响的多样性,表现为“知行脱节”或“情通理不通”的现象。所以品德的发展多种开端,多种教育程序。  (3)德育过程应该是全面培养品德心理因素的过程,最终使学生在知、情、意、行四方面全面、和谐、协调地发展。  32.案例分析  课上马老师给大家讲“波伊尔定律”他说具有恒定质量和温度的气体,其压力与体积成反比。后来他又出示一个公式“Px  V=K”并解释说其中P代表压力,V代表体积,K代表一个衡量(衡量中包括恒定的质量和温度)。他边举例边板书:如果P=2个大气压,且衡量为8,那么体积就是4立方厘米。2个大气压x4立方厘米=8  如果我们把压力变量改为4个大气压,体积就成了2立方厘米,4个大气压x2立方厘米=8,别的同学都懂了,可是班上的小妮小刚还是搞不明白。老师知道小妮空间想象力很强,他说,你可以想象,你有个气球,你双手使劲压气球,气球体积变小了,这时压力变大了,小妮很快就明白了。“对,体积再小,压力会更大,甚至还会爆了呢。”对于小刚,老师也了解他一向身体灵活,运动能力强,他对小刚说,你鼓起腮嘴里憋一口气,别让气体漏出,然后用手压住一侧面颊,嘴里的气体体积变小了,你会感到压力变大,把另侧面颊变的硬邦邦,当你把手松开,口腔空间变大,压力小了,面颊也软了。小刚自己尝试了几次,也搞明白了“波伊尔定律”  请分析马老师的教学符合哪一项教学原则?  答:(1)以上教学案例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2)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基本要求。  因材施教的原则是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个体差异生和我国成功教育经验总结而提出来来的。  贯彻此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一方面了解学生的实际和个别差异,为因材施教奠定基础。另一方面,运用多种方式教学,适应学生个别差异,培养学生的特长。   (3)在以上案例中老师知道小妮空间想象力很强,并且知道老师也了解他一向身体灵活,运动能力强,这充分说明老师了解学生的实际和个别差异,为后面因材施教奠定基础。同时对于小妮老师对他说,你可以想象,你有个气球,你双手使劲压气球,气球体积变小了,这时压力变大了,小妮很快就明白了。“对,体积再小,压力会更大,甚至还会爆了呢。”而对于小刚。而对于小刚,他对小刚说,你鼓起腮嘴里憋一口气,别让气体漏出,然后用手压住一侧面颊,嘴里的气体体积变小了,你会感到压力变大,把另侧面颊变的硬邦邦,当你把手松开,口腔空间变大,压力小了,面颊也软了。这也体现了运用多种方式教学,适应学生个别差异,培养学生的特长。2010北京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真题及答案部分题目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现代教育科学体系中,教育学是  A.应用学科  B.新兴学科  C.基础学科  D.边缘学科  2.制约人们受教育权利的首要因素是  A.经济水平  B.政治制度  C.文化传统  D.科技水平  3.教育实践中“陵节而施”现象违背了人发展的  A.顺序性规律  B.互补性规律  C.不平衡性规律  D.个别差异性规律  4.根据教师关注的内容,把教师专业化分成四个阶段,并提出教师专业化关注理论的美国学者是  A.、费勒  B.、费斯勒  C.  D.  5.把教育划分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的依据是学校  A.教育的形成  B.教育的类别  C.教育的层次  D.教育的历史  6.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办教育,注重培养合格的公民、所体现的教育目的理论是  A.个人本位论  B.宗教本位论  C.社会本位论  D.兴趣本位论  7.有利于学生系统掌握人类所取得的经验和科学认识的课程种类是  A.学科课程   B.综合课程  C.活动课程  D.隐性课程  8.要解来《学记》中提到的学生学习“过少、过急、过难、过易”的问题,应当贯彻--原则  A.教学相长  B.综合课程  C.长善救失  D.藏息相辅  9.美国心理学孟碌认为模仿心里是教育的基础,但模仿心里说抹杀了教育的  A.遗传性  B.自然醒  C.目的性  D.获得性  10.以下学校机构中不属于行政性组织机构的是  A.校长办公室  B.教务处  C.总务处  D.教育工会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1广义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12在欧洲封建社会有两种教育体系、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  13.教育是科学知识和技术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14.文化影响着教育的价值取向、课程内容、育人模式和历史传统  15.新型师生关系的特征是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育相长(必考题)  16.义务教育制度最基本的三个特征是强制性、普及性、免费性  17.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18合并数门相邻的学科的内容形成的综合课程称做广域课程  19.道德认识包括道德知识和道德判断两个方面  20.班主任确立班级目标要注意渐进、有恒和多样(必考题)2011北京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真题及答案一、选择题  1.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前运算阶段处于(B)  A、0-2 B、2-7C、7-11D、11-15  2.在托尔曼的迷宫实验中,白鼠在没有获得强化前,学习已经发生了变化,这种现象称为(C)  A、操作性行为  B、辨别学习  C、潜伏学习  D、获得  3.  4.  5.  6.   7.谐音联想法属于学习策略中的(A)  A、精细加工策略  B、复述策略  C、组织策略  D、元认知策略  8.分析问题,抓住问题关键、找出主要矛盾的过程是问题解决的(B)  A、发现问题阶段  B、理解问题阶段  C、提出假设阶段  D  9.  10.  二、填空题  17.了解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了解原型的活动结构从而使主体明确活动的方向,这一阶段属于心智形成_原型定向_阶段。  18.为了掌握预测、提问、解释的总结等四种策略,教师和学生不断地互换角色的学习策略训练模式是_交互训练_模式。  19.深知教师职业苦,经济待遇不高,还是乐于从事教育事业,这是教师职业心态中事业型教师。  20.教师评价是一种系统化的持续过程,包括确定目标搜集有关的资料、描述资料、形成价值判断以及做出决定等步骤。  三、判断题  21学习迁移的概括认为两个学习活动存在共同成分迁移产生的关键。(正确)  22儿童元认知发展经历了从有意识到无意识再到自动化的过程。(正确)  23技能就是程序性知识。(错误,两个是不同的定义)  24知识经验越多,创造性思维产生的可能性越大。(正确)  25教师资格考试是一种常模参照评价。(错误,标准参照评价)四、简答题  26.简述席尔瓦和汉森的学习风格分类。  (1)感官一思考型:追求实际效益与结果,偏重行动而不是言谈与理论。“掌握型学习者”  (2)感官一感受型:好交际、待人友善、重视人际关系。“人际型学习者”  (3)直觉一思考型:追求理论知识,喜欢对智力具有挑战性的复杂问题;“理解型学习者”  (4)直觉一感受型:好奇、富有洞察力和想象力。  27.简述认知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在外部环境的支配下被动地形成刺激反应联结.而是主动地在头脑内部构造认知结构;学习不是通过练习与强化形成反应习惯,而足通过顿悟与理解获得期待;个体的学习不仅依赖于当前的刺激情境。而且依赖于原有的认知结构;学习受主体的预期所引导,而不是受习惯所支配。  28.简述精工策略的内涵。  精加工策略:帮助学习者将信息存储到长时记忆中去,是把新信息与头脑中的旧信息建立联系,以此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学习策略。  实质是理解记忆的策略,寻求字面意义背后的深层意义的策略。精加工的要旨在于建立信息间的联系。联系越多,能回忆出信息的原貌的途径就越多,提取的线索就越多。精加工越深入越细致,回忆就越容易。   29.简述皮亚杰的儿童道德发展阶段。  自我中心阶段  (2-5岁)不能把自己和他人外界的环境区别开来  权威阶段  (5-8岁)他律阶段,儿童对外在权威表现出绝对尊敬和顺从的愿望。  可逆性阶段  (8-10岁)自律阶段,将规则看做是同伴间的共同约定,是可以改变的。  公正阶段  (10-12岁)儿童的道德观念倾向于主持公正、平等。  30.简述促进师生沟通的心理学原则。  (1)真诚:自由地表达真正的自己,表现出开放与诚实  (2)尊重与接纳但不对学生进行无理性的溺爱和迁就  (3)同理心。同理心包括三个条件:第一,站在对方的立场去理解对方;了解导致这种情形的因素;第三,让对方了解自己对其设身处地的理解。(沟通的前提)五、论述题  31.请结合教学实际论述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意义学习的实质,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所谓非人为的是指新知识与已有观点的联系是合理的或有逻辑基础的。实质性的是指新知识与已有观点之间的联系是在理解后建立的,而不是字面上的联系。  有意义学习的客观条件:意义学习的学习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  主观条件:  (1)学习者要有学习的心向,即把新学的内容与原有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  (2)在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必须具备恰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相联系。  (3)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已有的适当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使潜在意义转化为心理意义,使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  做到:渐进分化和综合贯通  32.请结合实际论述如何如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  帮助学生牢固地记忆知识  提供多种变式,促进知识的概括  重视知识之间的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  (二)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结合具体学科,教授思维方法  外化思路,进行显性教学  (三)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  (四)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2010北京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真题及答案  部分题目参考答案  一、选择  1.1903年桑代克撰写的《教育心理学》一书标志着西方教育心理学体系的确定  2.了解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并在头脑中确立有关这种活动方式的初步映像,这是心智技能形成的原型定向阶段  3.测验的正确性、准确性的是测验的效度  4.知识遗忘的过程先快后慢   5.处于不同层次概括水平的两种学习之间的影响属于垂直迁移  6.在某个时期内,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时期,同样的刺激对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这个时期称为关键期  7.个体根据家庭、社会的期望和要求而行事,不考虑行为所产生的直接明显的后果,这属于道德的他律水平  8.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世界是客观的,但对世界的解释是因人而异的  9.目标手段相互依赖理论认为,个人的行为目标或手段与他人的行为目标或手段之间,如果存在相互依赖关系,其间就会发生相互作用,形成合作,竞争和独立三类目标结构  10.借用古希腊神话中典故将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称作皮格马利翁效应的是罗森塔尔  二、填空  20.教师对于自己影响学生学习生活和学习结果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是教学效能感  三、判断  21.所有的行为变化都是由于学习引起的  答:此判断错误,本能也会引起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  22.操作技能的模仿必须在定向的基础上进行  答:此判断正确,准确的定向是模仿的必要条件  23.直接检验方式是检验假设的唯一方式  答:此判断错误,有些假设是不能有直接检验的方式进行的,  24.价值辨析观点是强调价值本身,而不强调价值观的获得过程.  答:此判断错误,恰恰相反,价值辨析观点不关注价值本身,而强调价值观的获得过程.  四、简答  25.简述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以下七点:  (1)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2)学习心理(3)教学心理(4)评定与测量(5)个别差异(6)课堂管理(7)教师心理  26.简述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1)连续性和阶段性:个体的心理发展在某些年龄阶段会因为持续发展的积累而出现某种心理特质的突发性变化或出现新的心理特征à阶段性,从人的一生看,发展是连续的各阶段并非彼此孤立,而是重叠渐进à连续性  (2)定向性与顺序性:正常条件下,心理的发展总是遵循一定的模式,具有一定方向性和先后顺序。不可逆,不能逾越。  (3)不平衡性:心理的发展可以因进行的速度、到达的时间和最终到达的高度而表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模式。  (4)差异性:个体的心理发展总要经历一些共同的发展阶段,但是却有发展起止时间有早晚、发展速度有快慢,最终水平和优势领域也不相同。  27.简述知识掌握过程中模像直观的优点和局限性  答:模象直观也叫教具直观。模象即是模拟性形象。模象直观就是对事物的模象进行直接感知的一种直观方式。  优点:根据需要突出本质;突破局限提高直观效果  局限:可能与实际脱节,应该与相关实物直观相结合 28.简述心理学健康的标准  答:  1.对现实的有效知觉。  2.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   3.自我调控能力。  4.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  5.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  6.生活热情与工作高效率。  29.结合实际阐述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一)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为了有效的设置问题情境教师应做到:  熟悉教材:设置问题情境的基础  了解学生:因人而异的设置问题情境  贯彻始终:讲清重点、理清脉络、留下悬疑。  (二)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三)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学习结果的反馈,就是将学习的结果信息提供给学生,包括学生自我反馈和教师反馈。  多使用“双向反馈”:教师à学生à教师  恰当使用表扬和批评:表扬多于批评,因人而异。  (四)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当把成功归因为内部、稳定和可控因素时对个体影响较大  当把失败归因为外部、不稳定和不可控因素时对个体影响较小  教师要教会学生正确的对成败进行归因  30.请结合实际说明元认知策略在学习中的运用  答:元认知策略包括:(1)计划策略(2)监视策略(3)调节策略,具体运用如下:  1.计划策略  元认知计划指的是要根据认知活动的特定目标,在一项活动之前浏览阅读材料,选择策略,谋划具体活动,并预计其有效性。在学习开始之前应该在分析各方面情况后制定一个恰当的学习计划,并在学习过程中认真执行。  2.监视策略  元认知监视策略是指在认知活动进行的实际过程中,根据认知目标及时反馈认知活动的结果、策略的效果,正确估计自己达到认知目标的程度、水平。通常采用的方式是自我提问。  3.调节策略  元认知调节策略是根据监视的结果,找出认知偏差,及时调整或修正目标的策略。在学习活动结束时,评价认知结果,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修正错误,总结经验教训。调节策略通常和监视策略共同使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