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958480
大小:3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04
《《不自由,毋宁死》教学设计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不自由,毋宁死》导学案设计指导思想本专题的学习方式是活动体验。《不自由,毋宁死》可看作是其中演讲活动的具体材料。所以确立教学目标时,既不能纯粹从文本鉴赏的角度去处理,也不能完全抛开文本组织演讲。而要把理解文本与训练演讲结合起来。于是在实际教学中首先让学生在课前认真预习文本内容,背诵文章的最后两段,为课堂演讲训练做准备。上课时让学生了解作者发表演讲的时代背景,为更好地把握演讲内容和情感作铺垫。在此基础上针对文本进行具体的演讲训练与如何运用语调和语气、表情和手势等演讲技巧的指导。为学生创设情境并提供
2、充分的活动机会和有针对性的指导。最后在师生共同演讲文本的高潮部分中也将课堂活动效果推向高潮。教学目标1、学生能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演讲训练,学会借助语调和语气、表情和手势,增强演讲效果。2、学生能通过训练不断提高自己演讲的能力,并在演讲中树立自信,培养自身较好的心理素质与控场能力,展现自我个性与风度和大方的仪态。教学重点与难点1、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想象与情感积累,充分体会文本中作者的观点与情感,为具体的演讲活动服务。2、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机会,并对其演讲实践进行有针对性的有效指导,并恰
3、当地进行演讲技巧的传授。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1、预习全文,写一段演讲辞,推想帕特里克·亨利之前演讲者的主要观点和内容,准备在课堂上演讲。2、背诵本文的最后两段内容。(此环节是为使学生能通过预习对文本有深入的理解,也为课堂的演讲训练作好必要准备。)二、导入好的演讲,如同布谷报春,又似战鼓催征。它可以使迷惘者得以清醒,沉沦者为之振作,徘徊者更加坚定,观望者毅然奋起,先进者策马飞奔。同学们,一副好口才,会为我们的生活增色不少。好口才是令人羡慕的,也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练就的。今天,就让我们
4、借助帕特里克·亨利的《不自由,毋宁死》一起来实践!(如此导入有两个目的,一是让学生明白好的演讲对于我们实际生活的作用,增强其学习与实践演讲技巧的动力;二是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主要活动方式即演讲训练。)三、介绍作者与背景帕特里克·亨利是弗吉尼亚殖民地上最成功的律师之一。北美洲的原始居民是印第安人。从1607到1733年,英国在北美洲大西洋沿岸陆续建立了13个殖民地,采取剥削、压制的政策。18世纪中叶,北美殖民地人民同英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人民要求独立的呼声越来越高。英殖民者采用各种手段,软硬兼
5、施,企图维护其宗主国的地位。1774年,英国颁布了诸如关闭波士顿港、增派英国驻军、取消马萨诸塞的自治权、确立英国对殖民地的司法权等法令,从政治上、军事上加紧对殖民地的控制与镇压。殖民地中的一些温和派和保守分子屈服于英国政府的压力,极力主张妥协和解。帕特里克·亨利属于激进派人物,主张不惜以鲜血和生命为代价换取独立。1775年3月23日,在弗吉尼亚州议会上,眼看着妥协势力占了优势,他义无反顾,登台发表了这篇著名的演讲。亨利的演讲极大地鼓舞了人们为争取独立而进行战斗的激情,他的演讲结束后,会场群情激愤,
6、“拿起武器!拿起武器!”的呼喊声响彻议会大厅。这篇演说词被后人作为不朽的名篇,特别是结尾的警句“不自由,毋宁死”一直为人们所传诵。(作者和背景知识的介绍是让学生了解作者发表演讲的大时代背景,让他们初步理解作者为什么会产生文中的观点,为何会有如此坚决、高昂的斗志,演讲最终起到了怎样的效果。这也为学生更好地把握演讲内容和情感作铺垫。)四、检查预习,请学生上台演讲推想帕特里克·亨利之前演讲者的主要观点和内容的演讲辞。明确:主要观点:不要战争!主要理由:①战争的残酷,会给人民带来太多的痛苦。②我们的力量与
7、对方相比实在太弱小。③放弃战争,继续和解计划,将会享受到和平与友谊。……(在这里,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是从作者对立方的论点切入,这种推想使学生把握了帕特里克·亨利演讲的针对性;同时这种理解又是用演讲的方式表达出来的。既使学生得到了实践,又没有完全抛开文本。)五、针对学生的具体演讲过程,指导学生如何通过语气、语调和手势来增强演讲说服力、感染力。1、抓住学生演讲中代表妥协势力的观点句:我的观点是,不要战争。2、首先请学生在讲台上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这个观点。然后建议他想象自己正置身于弗吉尼亚州议会现场,作为妥
8、协势力的代表发言,大胆、自信地把观点再表达一遍,注意语气、语调。最后拿起话筒,更有力、坚决地再次表达这一观点,调整语气、语调,使自己的发言既较好表达观点,又能赢得更多的支持力量。其他同学通过其不同的语气、语调感受不同的表达效果。示例:我的观点是(语调自然、果断,口语化,说完停顿片刻),不要战争。(字字响亮,声韵饱满。语气恳切,有力度。)3、在语气、语调的训练中加入适当的手势。建议学生在刚才的情境中用另一只手加上一个手势动作,把观点句的语气再强化一下,不断调整手势,反复实践三次,揣摩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