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110389
大小:86.01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5-06
《鲁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鲁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1、时间地点:1949年9月在北平举行,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2、内容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2)大会决定以五星红旗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以北平(北京)为首都,采用公元纪年;(3)决定在首都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3、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4、新中国成立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
2、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第一届政协会议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的原因:①《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抗日战争时期,曾经激励了无数中华儿女奋起抗日。②以这首歌曲为国歌,能够时刻激励中国人民居安思危,继承传统,奋发图强5、(1)时间: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2)历史意义: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第2课最可爱的人--鲁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1、可爱的人指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1950年10月到1953年7月(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2、战斗英雄黄继光(上甘岭战役)、
3、邱少云。3、抗美援朝战争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在朝鲜战场上中国军队五战五捷,把美国侵略军赶回到“三八线”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国人民志愿军凯旋而归。4、抗美援朝胜利的原因:①党的英明决策和正确指挥;②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③志愿军和朝鲜人民的英勇奋斗。第3课土地改革1、土改原因:①旧的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②新解放区的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2、时间地点内容:土地改革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以外,全国大陆基本上
4、完成了土地改革。3、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鲁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第4课工业化起步1、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1957年)的任务:主要是集中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2、背景: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好水平。但我国的工业发展水平仍然远远落后于
5、发达国家,甚至不如印度。(我国工业十分落后)3、成就: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鞍钢);1956年,长春一汽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4、意义和影响: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5、宪法的颁布: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第5
6、课三大改造--鲁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1、重点:三大改造的形式:农业、手工业采用合作化,工商业采用“公私合营”,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2、重点:三大改造的意义: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①原因:土地改革后,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但是我国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难以解决生产工具、资金和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影响了农业生产发展,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②效果:促进了农业产生的发展,使农业产量年年
7、增高第6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1、中共八大:(1)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在北京政协礼堂召开。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制定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好快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2)任务: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3)意义: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4)中共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比较①两次会议的相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