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025008
大小:7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3-16
《高一语文下册期末模块检测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B一、阅读。(4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每题4分,共16分)朱云字游,鲁人也,徙平陵。少时通轻侠,借客报仇。长八尺余,容貌甚壮,以勇力闻。年四十,乃变节从博士白子友受《易》,又事前将军萧望之受《论语》,皆能传其业。好倜傥大节,当世是以高之。元帝时,华阴丞嘉上封事,言“治道在于得贤。平陵朱云,兼资文武,忠正有智略,可使以六百石秩试守御史大夫,以尽其能”。上乃下其事问公卿。太子少傅匡衡对,以为“大臣者,国家之股肱,万姓所瞻仰,明王所慎择也。而嘉猥称云,欲
2、令为御史大夫,妄相称举,疑有奸心,渐不可长,宜下有司案验以明好恶。”嘉竟坐之。至成帝时,丞相故安昌侯张禹以帝师位特进,甚尊重。云上书求见,公卿在前。云曰:“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孔子所谓‘鄙夫不可与事君’,‘苟患失之,亡所不至’者也。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以厉其余。”上问:“谁也?”对曰:“安昌侯张禹。”上大怒,曰:“小臣居下讪上,迁辱师傅,罪死不赦。”御史将云下,云攀殿槛,槛折。云呼曰:“臣得下从龙逢、比干游于地下,足矣!未知圣朝何如耳?”御史遂将云去。于是左将军辛庆忌免冠解印绶,叩头
3、殿下曰:“此臣素著狂直于世,使其言是,不可诛;其言非,固当容之。臣敢以死争。”庆忌叩头流血。上意解,然后得已,及后当治槛,上曰:“勿易!因而辑之,以旌直臣。”云自是之后不复仕,常居鄠①田,教授诸生。时出乘牛车从诸生,所过皆敬事焉。薛宣为丞相,云往见之。宣备宾主礼,因留云宿,从容谓云曰:“在田野亡事,且留我东阁,可以观四方奇士。”云曰:“小生乃欲相吏邪?”宣不敢复言。云年七十余,终于家。病不呼医饮药。遗言以身服敛,棺周于身,土周于椁,为丈五坟,葬平陵东郭外。7/7(选自《汉书·朱云传》)[注]①鄠(hù)县,在陕西省。
4、1、对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宜下有司案验以明好恶案:通“按”,察看、审察B.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以厉其余厉:严厉C.以旌直臣旌:表彰D.从容谓云曰从容:言行举止适度得体2、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B.灌夫受辱于居室C.好倜傥大节,当世是以高之。D.彼且奚适也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朱云鲠介忠正的一组是()①兼资文武,忠正有智略②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③对曰:“安昌侯张禹。”④御史将云下,云攀殿槛,槛折⑤
5、未知圣朝何如耳⑥小生乃欲相吏邪A.①②⑥B.①③⑤C.②③⑤D.②④⑥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朱云,汉时有名的高士。他少年任侠好勇,中年改节读书,研习《易》及《论语》,由豪侠而成为名儒。B.华阴丞认为朱云才兼文武,忠正而有智谋,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推荐他做御史大夫。这一建议却遭到太子少傅匡衡的反对。C.汉成帝时,朱云斥责皇帝的师傅张禹为佞臣,成帝很生气,御史拉他下殿,他攀住栏杆硬是不肯走,于是“朱云折槛”成为一段佳话。D.朱云生性鲠直,倜傥有大节,人们很尊敬他。他对皇帝的意见也敢反
6、驳,对宰相邀他做官婉言谢绝,病重时不请医不喝药,要求死后薄葬。阅读下面文章,完成5-8题。(16分)苏东坡突围余秋雨一位不相识的女记者作越洋电话采访,最后一个问题是:“在中国文化史上,您最喜欢哪一位文学家?”我回答:苏东坡。她又问:“他的作品中,您最喜欢哪几篇?”我回答:在黄州写赤壁的那几篇。放下电话,我脑子中立即出现了黄州赤壁。去年夏天刚去过,印象还很深刻。7/7记得去那儿之前,武汉的一些朋友纷纷来劝阻,理由是著名的赤壁之战并不是在那里打的,苏东坡怀古怀错了地方,现在我们再跑去认真凭吊,说得好听一点是将错就错,说得
7、难听一点是错上加错,天那么热,路那么远,何苦呢?我知道多数历史学家不相信那里是真的打赤壁之战的地方,他们大多说是在嘉鱼县打的。但最近几年,湖北省的几位中青年历史学家持相反意见,认为苏东坡怀古没怀错地方,黄州赤壁正是当时大战的主战场。对于这个争论我一直兴致勃勃地关心着,不管争论前景如何,黄州我还是想去看看的,不是从历史的角度看古战场的遗址,而是从艺术的角度看苏东坡的情怀。大艺术家即便错,也会错出魅力来。好像王尔德说过,在艺术中只有美丑而无所谓对错。 于是我还是去了。 但是,事情的复杂性在于,自然美也可倒过来对人
8、进行确定和构建。苏东坡成全了黄州,黄州也成全了苏东坡,这实在是一种相辅相成的有趣关系。苏东坡写于黄州的那些杰作,既宣告着黄州进入了一个新的美学等级,也宣告着苏东坡进入了一个新的人生阶段,两方面一起提升,谁也离不开谁。 苏东坡走过的地方很多,其中不少地方远比黄州美丽,为什么一个僻远的黄州还能给他如此巨大的惊喜和震动呢?他为什么能把如此深厚的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