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020014
大小:4.61 MB
页数:142页
时间:2019-03-16
《威廉·福克纳作品的后现代叙事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文摘要威廉·福克纳(1897-1962)是二十世纪最重要最有影响的小说家之一,一生创作了19部长篇小说,近百篇短篇小说和数部电影剧本。在作品中,福克纳将现代主义的写作手法与现实主义的题材巧妙地结合,用20世纪人的眼光审视美国南方两百年的发展进程,对南方人的心理和精神世界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剖析。他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小说讲述了以康普生、沙托里斯、麦克斯林家族为代表的南方贵族世家的衰落和以斯诺普斯家族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暴发户的崛起。福克纳在作品中不断地关注南方人的命运与精神世界,揭露与鞭挞了当时南方社会的道德混乱与社会腐朽。国内外对于福克纳及其作品的研究已有八十多年的历史。众多的研究者从内部研
2、究入手,对福克纳作品的叙事策略、文本形式、语言等方面进行了考察和探讨。到了七十年代之后,随着西方文艺理论界批评方法的层出不穷,福克纳及其作品研究突破了内部研究的樊篱,开启了与外部世界相联系的研究。其研究高峰期是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当时出现了很多非常有价值的专著和论文。他们大多采用了传统的批评方法如主题分析、历史与社会道德研究、形式主义方法等。后来一些批评家大胆地把语义学、符号学、接受美学、现象学、心理学等研究成果引入文学批评,并运用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心理分析、读者反应以及女权主义等批评方法来解析福克纳。众多的专家学者对福克纳的传记、福克纳与南方社会、福克纳与现代主义、种族主义、通俗文
3、化之间的关系,以及其作品的主题、人物塑造、写作技巧、语言特色等进行了深入地探讨与挖掘。不同时期出现的众多文学批评理论被用来分析探讨福克纳的作品。然而,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国内外学者对福克纳及其作品进行了多层面、多角度甚至跨学科的探讨,对福克纳作品的后现代叙事研究却一直处于鲜少问津状态。其原因在于后现代叙事学理论自身发展的驳杂性和不稳定性,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与福克纳作品的有机结合。后经典叙事学或后现代叙事学80年代中期诞生于北美,90年代以来发展旺盛,以“语境主义叙事学”为主体的叙事学研究,其研究内容涵盖了后现代历史叙事学、女性主义叙事学、修辞叙事学、认知叙事学等各种学科及流派。其特点
4、是将叙事作品视为文化语境中的产物,关注作品与其创作语境和接受语境的关联。后经典叙事学家在作品分析中关注读者的能动作用,关注社会历史语境如何作用I于作品的创作和接受。其研究的主要理论家有海登·怀特、格林·布拉特、詹姆斯·费伦、迈克尔·科恩斯、华莱士·马丁、戴维·赫尔曼、鲍特鲁西和迪克森夫妇等。本文中,作者从文本出发,以文化学、人类学、原型批评、神话学等学科的知识为基础,将后现代叙事学中的后现代历史叙事学、修辞叙事学、及认知叙事学理论应用于福克纳作品的文本分析,同时,作者还结合了大量的前人研究成果以使本文的福克纳及其作品研究符合其一贯的合理性与逻辑性。本篇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是现象学的描述法
5、、历史研究法及理论建构与文本的结合。本篇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该部分主要探讨和关注的是福克纳的著述特色,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以及后现代叙事学的研究现状与特色。本章最后论述的是本篇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本篇论文的第二部分为本论文的第一章。本章主要从后现代历史叙事角度着重探讨了福克纳创作的文化语境及其部分小说文本的转义话语阐释。文化语境部分主要探讨的是南方文化尤其是南方文化中的南方情结、宗教意识、南方文化中的悲剧意识及南方文学传统对福克纳创作的影响。作品文本的话语阐释部分,分别从隐喻、换喻与反讽三个角度分别叙述了福克纳部分小说文本的转义阐释。本篇论文的第三部分即本篇论文的
6、第二章探讨的是福克纳作品的修辞叙事研究。在本章中,作者主要关注了两个方面:福克纳作品的叙事进程研究和叙事判断研究。叙事进程中,作者主要采用了詹姆斯·费伦的修辞叙事理论并选取了两个方面来分析福克纳的作品:局部冲突与全局冲突及稳定因素与紧张因素。本节的最后一部分探讨的是我国著名叙事学家申丹教授提出来的隐性叙事进程。而叙事判断部分中,主要进行的是对福克纳作品的阐释判断、伦理判断及审美批判三方面的研究。本篇论文的第四部分即本篇论文的第三章论述的是福克纳作品的认知叙事研究。鉴于认知叙事学的复杂性和理论的不系统性,作者主要选取了两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一个方面是《喧哗与骚动》中的花园路叙事。花园路叙事
7、指的是作者故意提供错综复杂的故事线索甚至是错误的信息,来吸引读者的好奇心理和阅读兴趣,增加小说的审美情趣。心理叙事是一门将实验方法应用于文学批评的一种全新的文学分析形式。它为文学批评的科学性提供了一定的分析依据。但是由于其创始人鲍特鲁西和迪克森本身对该理论也还存在着很大的完善空间,因而作者II的论述中难免有不周或定义含混不清之处,虽然作者在写作过程中也在极力避免这个问题,但是毕竟本人学识、能力有限,因而恳请各位专家老师多多批评指正。值得一提的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