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症的临床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症的临床研究佟盛良(辽宁省阜新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医院药剂科123000)【中图分类号】R9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5-0204-02【摘要】目的探讨运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62例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症患者分成2组,对组组予以硝酸甘油片舌下含服,治疗组在对组组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两组均连续服用4周,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效果情况。结果经过一个疗程治疗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7.4%;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
2、5%,两组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症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心脏缺血的症状。【关键词】复方丹参滴丸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症效果分析冠心病,乂称缺血性心脏病,指的是心肌机能因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或狭窄而引起的器质性病变或发牛障碍,临床常分成无痛性心肌缺血型、缺血性型、心绞痛型、猝死型和心肌梗死型共四型。而其中心绞痛型冠心病,中医属于心血瘀阻症,因为存在明显的临床症状,需要及时对症治疗,常造成心脏严重的损伤,容易发牛心肌梗死和猝死等突发事件。木文就62例冠心病心
3、绞痛心血瘀阻症进行临床分析,为以后的研究提供有效地临床资料。1临床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为木院患者,共计62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1例:男19例,女12例;年龄最小58岁,最大85岁,平均年龄59.6岁;治疗组31例:男20例,女门例;年龄最小59岁,最大86岁,平均年龄59.4岁。2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其中,纳入的标准严格按照内科学的冠心病诊断标准⑴,中医辨证符合《中医内科学》胸痹心痛中心血瘀阻证的标准[2],排除标准为其他类型的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患者,其他肝肾造
4、血系统的疾病,对中药过敏者。以上62例患者的基础疾病无明显差异性。1.2方法对照组予以硝酸甘油片0.5mg,每日一次,舌下含服,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每次10粒口服,每日三次。1.3疗效观察按照《中国常见心脑血管疾病诊治指南》中的标准进行参考为标准[3]:显效:症状消失,用药次数或者是发作次数减少80%以上,心电图复查ST段及T波恢复正常,运动试验由阳性转为阴性;有效:症状有所改善,发作次数降低50%,心电图复查ST段低平,T波倒置有所纠正;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发作次数在50%以下,心电图无明显改善。1.
5、4统计学方法用SPSSI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面x±s表示,计数资料以比例百分率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经过一个疗程治疗后,观察两组的效果情况,对照组的显效率为38.7%,有效率为38.7%,无效率为33.6%,总有效率为77.4%;治疗组的显效率为74.2%,有效率为19.3%,无效率为6.5%,总有效率为93.5%,两组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表1两组治疗效果情况比较(例)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对照组
6、311212777.4治疗组31236293.5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o3讨论冠心病心绞痛属于中医的“胸痹”、“心痛”范畴,西医以为主要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的心脏缺血缺氧所致,而中医以为是由于寒邪、饮食、情志等造成的本虚标实症,本是肝肾阴虚,标是气滞血瘀,临床常见的是心血瘀阻症。治疗上要活血化瘀止痛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症可引起心脏功能的改变,导致心肌代谢异常和电生理活动异常。另外,它的并发症[4]还有①容易诱发无症状性心肌梗死。②缺血性心脏病,长期的心肌缺血容易并发弥漫性心肌纤维化,造成缺血性心脏病。
7、③心血管意外和心率失常。复方丹参滴丸是运用现代高科技提取出丹参、三七等的有效成分再加入适量冰片而制成的新型纯中药滴丸剂,是传统的中医药和现代的药物制剂技术的结晶,具有剂量小、服用简单方便、溶出速度快、效果佳、可直接经粘膜吸收入血、生物利用度高、疗效高及无胃肠刺激、无明显毒副作用等优点[5]。从中药角度考虑,丹参清而兼补,活血去瘀行气;三七具有良好的活血止痛效果,冰片具有开窍醒神,清热止痛效果;从现代的药理学分析,复方丹参滴丸主要含有丹参素、原儿茶醛等,可降低血脂、胆固醇含量、全血粘度、血小板粘附率和血栓指数,使红细胞变形指
8、数、红细胞电泳率及红细胞膜流动性增高。促进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的降低,增强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使动脉粥样斑块形成及内膜增生抑制。从而发挥改善心绞痛的作用。参考文献[1]彭伟,史人卓,薛一涛等•茸芍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112例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3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