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392910
大小:10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09
《感官交融 灵心妙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感官交融灵心妙悟 【关键词】音乐教学;通感;《抓妈荷》课例 【中图分类号】G623.7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6009(2015)41-0052-03 通感也称联觉,是指建立在感觉移借和丰富想象的生理和心理基础上,五官功能出现互相转化、沟通的现象。在感觉转移中,个体的感受能得到强化,审美领域能得到拓宽,审美能力能得到提升。最近,音乐教育界非常流行的“音乐教育新体系”也将“培养内心音乐联觉”作为一种重要的音乐能力。“新体系”认为,内心音乐联觉的培养可以大大增强和丰富个体的情感体验,以此形成的内心音乐体验
2、和表达能力能让受教育者终身享受音乐,即使“耳不聪,体不敏”,也能得到最大的音乐审美情感满足。 在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主办的“教学新时空”中,我执教了苏少版《音乐》五上江苏省沭阳县民谣《抓妈荷》。在这节课中,我尝试借助“通感”这种心理现象,围绕音乐作品有效、合理地调动一切感知手段设计音乐实践活动,以期让多种感官完美结合,让学生多层次、多方面地感受音乐的内涵。 一、感觉挪移促进感知 《抓妈荷》是一首沭阳民谣。妈荷,是沙包的意思。歌曲借助儿童玩“抓妈荷”7的游戏,向人们介绍了沭阳地区的传统节日,抒发了美好生活带来的喜悦之情和
3、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歌曲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分主要介绍“妈荷”的玩法,后半部分则介绍每月的节日以及相应的习俗,从而营造出一种诙谐的气氛。 著名指挥家胡咏言先生说,有些音乐作品让人一听就喜欢,但有些音乐作品需要人们熟悉很长时间,才会慢慢喜欢,这是对一个音乐作品必要的认知过程。《抓妈荷》属于后者。在反复吟唱、细细研读作品的过程中,我抓住歌曲的特点:节奏规整、多用“XX―”的节奏,每两小节的旋律线走向分别是抛物线向上、抛物线向下。流动的音符和有规律的节奏通过听觉挪移,可以类形为通感意象――“抓妈荷”。学生听到音乐,就能立刻随着音
4、乐的韵律准确地将“抓妈荷”的动作“扔”“抓”“放”等表现出来,仿佛置身于“抓妈荷”的游戏情境中。这就说明虽然音乐不能直观地描述客观事物的形象,但人们却能“以耳为目,听声类形”。在音乐审美活动中,听觉的欣赏可以使主体感受到视觉的效果,让人在欣赏音乐时得到无穷无尽的审美感受。音乐能使人感悟到“目之能见”的图画,这就是艺术通感所表现出的超越行迹的审美效应。 师:(出示沙包)今天的音乐课,老师让每个同学都带了一个沙包。谁能告诉老师,你们平时是怎样玩沙包的?(学生展示) 师:在音乐课上,当然要跟着音乐玩。请你们先听听音乐,然后自
5、己玩一玩。看谁的动作和音乐的韵律最吻合?(播放音乐,学生自由玩沙包) 师:刚才同学们用了很多方法来玩沙包。现在,请一、三两排的同学围绕座位绕圈玩,中间第二排的同学原地玩,音乐结束就坐下。 在学生边听音乐边玩“抓妈荷”游戏时,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有的学生在第一拍,也就是在强拍上扔出“妈荷”7,而有的学生一直到第二拍才扔出去。有人提出异议,认为第二拍是弱拍,在这拍上扔,不符合三拍子音乐的韵律。通过亲身体验,我觉得第二种玩法也有其“存在”的意义。在第一拍上“扔妈荷”的学生,他们感受到“抓妈荷”的意象是“先抛后接”。在第二
6、拍上“扔妈荷”的学生,他们感受到的意象则是“先放后抛”,而后者还体验到歌曲节奏“XX―”所蕴含的类似切分的韵律,即将第一拍视为节拍重音,第二拍视为节奏重音。 随着学生玩“妈荷”花样的增多,个体感知的重心不同,学生“抓妈荷”的形式有了变化,且演唱的力度上也有了微妙的变化。奇数小节,学生将“妈荷”在手上对抛,力度稍弱;偶数小节,“妈荷”用力向上抛,力度增强。有的学生边抛边向前走,力度增强;边抛身体边往后退,力度会变弱。一个人领唱,“妈荷”在手中对抛,力度稍弱;大家齐唱,“妈荷”一起上抛,力度增强等。“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
7、雷特”,学生在欣赏音乐作品时,由于其生活经历、实践经验、知识水平不同,听音乐的主观感受也会不尽相同,这也契合了人们常说的一句话:欣赏是音乐的三度创作。 音乐,不仅可以用“听”来感受,还可以用身体的各个器官来感受和表现,这就是通感的作用。听觉、动觉互相挪移,将声音的感觉与肌肉运动的感觉结合起来,能加强听觉、动觉、情感和思维之间的联系,从而帮助学生调动更多、更细腻的感官体验生活,丰富情感体验,积累感性音乐经验,增强审美能力。通感,使儿童对音乐更加敏感,也使音乐的表现更加细腻、丰富。 二、渗透转化唤起联想7 音乐艺术用音乐
8、形象反映生活。但由于音乐的语言(声音)看不见、摸不着,故当学生对作品中的音乐形象不那么清晰确定时,可运用审美通感,唤起学生的“音乐联想”,把难以捉摸的音乐形象转化为可视、可感的审美意象。 教学伊始,教师从“妈荷”的文化意象入手,“妈荷”有“妈妈做的荷包”的意思。用温暖的声音将蕴含着无限母爱的“妈荷”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