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端盖复合模的设计

上端盖复合模的设计

ID:30482633

大小:313.89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12-30

上端盖复合模的设计_第1页
上端盖复合模的设计_第2页
上端盖复合模的设计_第3页
上端盖复合模的设计_第4页
上端盖复合模的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上端盖复合模的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上端盖复合模的设计第一章、零件的工艺性分析图一零件名称:上端盖材料:20钢料厚:1.2mm生产批量:1万件该工件属于典型的无凸缘圆筒形和圆锥形的正、反复合拉深,无尺寸要求,形状简单对称。但零件上部圆锥形,拉深时容易产生起皱和拉裂。该工件作为另一零件的端盖,对表面精度没有特殊要求。所有尺寸均为自由公差,按IT14级确定工件的公差,由于零件尺寸较大,可用剪床下块料,拉深后再切除废料。拉深成为外径为F450,高为45mm的如上图所示零件,一般拉深均能满足其尺寸精度要求,对零件的厚度变化也没有要求。20钢是低碳素钢,具

2、有良好的冲压性能,适合冲压加工。综上所述,该工件的精度及结构尺寸都能满足冲压工艺要求,工件的拉深工艺性较好。该工件在满足冲压工艺性要求的前提下,采用的冲压基本工序是拉深、切边。第二章、冲压件工艺方案的确定该零件包括正拉深、反拉深、切边三个基本工序,可有以下五种工艺方案:方案一:先正拉深上部圆锥形面,后反拉深环形槽,再切边。采用单工序模生产。方案二:先反拉深环形槽,后正拉深上部圆锥形面,再切边,采用单工序模生产。方案三:正、反拉深复合冲压,再切边。采用复合模,单工序模生产。方案四:正、反拉深,切边级进模冲压。采用

3、级进模生产。方案五:正、反拉深,切边复合模冲压。方案一模具结构简单,需要三道工序三副模具,生产效率低,但不能满足零件大批量生产的要求。方案二与方案一只是工序不同,也需要三道工序三副模具,生产效率低,难以满足零件大批量生产的要求。方案三需二副模具,生产效率比方案一较高,但是模具制造比方案一困难,成本也较高。方案四只需一副模具,生产效率高,但模具结构比较复杂,模具制造困难,且因为零件尺寸较大,送进操作不方便。方案五:也只需一副模具,生产效率较高,模具结构比较复杂,模具制造比方案四简单。通过上述五种工艺方案的分析比较

4、,由于该工件尺寸比较大,公差等级较低,生产批量较大,比较适合复合模具。综合上述五种工艺方案的分析比较,零件如能一次拉深成形,方案五工艺方案较为经济合理的。第三章、必要工艺尺寸的计算3.1坯料尺寸的计算由于坯料的厚度为t=1.2㎜>1㎜,所以零件尺寸按坯料中性层尺寸计算尺寸,h=(45-1.2)㎜=43.8㎜,最大直径d=(450-1.2)㎜=448.8㎜工件的相对高度h∕d=43.8∕448.8=0.0976。由于零件相对高度h∕d值很小并且高度尺寸要求不高,这里不用切边余量。根据表面积原则,用解析法求该零件的

5、毛坯直径D,毛坯的表面积A为:p222p22[198 . 8 +2 ´74 . 4 +29 . 4 ´( 198 . 8 +351 . 2 ) +3 . 14 ´351 . 2 ´15 +3 . 14 ´15 ´448 . 8 +( 447 . 6 -352 . 4 ) 4 4 2=197568.4193mm毛坯直径为:4D=´197568. 4193p=501.6767mm»502mm3.2确定拉深次数3.2.1判断能否一次拉深成形该零件顶部有一圆锥形部分,须按锥形件的拉深计算。h30零件的相对高度:==0.

6、15Dmin200hh由表4.4.3得出在0.52-0.45之间,可见=0.15<0.45,由此可判DminDmin断能一次拉深成形。3.2.2确定拉深类型该工件属于浅拉深件。3.3计算工序压力3.3.1拉深力计算拉深力的计算是为了合理地选用压力机和设计拉深模具,在整个拉深过程中,除了需要使用毛坯变形的拉深力外,还有压边力,切边力等。所以总的拉深力为拉深力与压边力,切边力之和。在生产中常用以下经验公式进行计算:(a)、正拉深力的计算:F=pdtdk拉bF-拉深力(N)拉D-拉深件直径d=351.2mmt-材料厚

7、度t=1.2mmd-材料的强度极限MPa查表1.3.6取d=400MPabbK-修正系数,查表4.4.6得k=0.8由以上得:F=pdtdk=3.14×351.2×1.2×400×0.8=423463N拉b(b)、反拉深力的计算:F=pdtdk拉bF-拉深力(N)拉D-拉深件直径d=448.8mmt-材料厚度t=1.2mmd-材料的强度极限MPa查表1.3.6取d=400MPabbK-修正系数,查表4.4.6得k=0.8由以上得:F=pdtdk=3.14×448.8×1.2×400×0.8=541145N拉b3

8、.3.2压料装置与压料力为了解决拉深过程中的起皱问题,生产实际中的主要方法是在模具结构上采用压料装置。是否采用压料装置主要看拉深过程中是否可能发生起起皱,在实际生产中可按表4.4.4来判断拉深过程中是否起皱和用用压料装置。该零件的拉d450 t1. 2深系数m===0.891相对厚度X100%==0.237总D505 d505按表4.4.4可判断该零件的拉深不需要压边装置。压边力为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