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852479
大小:82.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14
《关于.制[修]订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意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WORD整理版许昌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制(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意见各系(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工作的总体设计和实施蓝图。为使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适应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我院于2012至2014年连续三年开展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活动。通过优化活动,大部分专业基本实现在培养目标和规格上定位在为生产、管理、服务一线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专业知识素养和职业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注重与产业对接;在教学模式上倡导“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特点,实现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多种形式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注重与生产过程对接;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
2、系安排上体现与职业岗位对接,职业能力适应岗位要求和个人发展要求。依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等文件精神,参照教育部《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现就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修)订工作,具体通知如下:一、制(修)订的范围1.制定2016级各招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根据产业发展、技术进步以及岗位需求变化,修订2015专业学习参考资料WORD整理版级招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之不适应的部分。3.修订201
3、4级招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需要调整的部分。二、制(修)订的要求与原则1.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原则。各专业要在区域经济社会、用人单位、毕业生中广泛开展专业人才需求和人才规格的社会调查,注重分析研究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特点,特别要关注本专业相关行业、企业对特定职业岗位(群)的基本要求和发展趋势,主动适应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需要,体现专业对产业及经济社会的支撑性和先导性,做到“五个对接”: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充分体现专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2.贯彻产教融合的原则。产教
4、融合是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基本途径,因此,每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都要吸收相关企事业单位的专家、技术骨干或管理人员参与论证。鼓励各专业借鉴、引入企业岗位规范,开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3.强化校企合作,体现专业人才校企共育的原则。依托校企合作开放平台,进一步强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进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紧紧把握中原区域经济、产业发展趋势,面向未来,紧密跟踪技术发展,依据工作岗位定位专业培养目标,依据工作任务构建课程体系,围绕工作任务来进行项目设计;积极推动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的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学习参考资料WORD整理版注
5、重学校与企业双主体作用的发挥,注重学校与一线多个教学场景的综合应用。4.融入职业标准,突出应用性和职业性的原则。注重吸纳国际职业教育先进理念,适应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需要,建立完善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标准联动开发机制。对接最新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紧贴岗位实际工作过程,更新课程内容,调整课程结构,深化多种模式的课程改革。加强与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行业企业的合作,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把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融入相关专业教学中,将相关课程考试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合并进行,使学生在取得毕业证书的同时,直接获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5.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将学生的
6、创新意识培养和创新思维养成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按照高质量创新创业教育的需要调配师资、改革教法、完善实践、因材施教,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6.建立学分积累与转换机制,施行学分制。推进与学分制相配套的课程开发;探索将学生完成的创新实验、论文发表、专利获取、自主创业等成果折算为学分,将学生参与的社会实践、技能竞赛、课题研究、项目实验等活动认定为课堂学习。7.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坚持多方向的原则。坚持立德树人,注重培养学生职业道德、职业精神、职业素养,强化职业能力培养。坚持就业导向,加强调研,建立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各系和各专业要根据市场需求情况多设专业方
7、向,在培养方案中体现专业方向课。专业学习参考资料WORD整理版8.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体现宽窄并存和专业交叉融合的原则。即人才培养目标的宽口径和专业方向的专业化并存的同时,要考虑到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许多专业之间的课程融合趋势(复合型)要不断增强,专业课程结构问题和专业群的课程结构也要做适当的调整。9.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结合不同的生源结构和招生形式,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优化调整,体现个性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如针对普通高职生、软件学院、“3+2”高职段学生、五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