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536040
大小:4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10
《李约瑟难题及其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李约瑟难题及其启示──由白奚先生的文章说起王志强中国科技史领域的“李约瑟难题”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领域的“墨学中绝”难题曾经在学界引起过广泛的讨论和不小的争论,颇为引人注目。前者讨论中国近代以后科学技术落后的原因,后者讨论墨学在秦汉以后中绝的原因,两者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却少有人提及或只是偶发议论。本文对比了这两个难题及对两个难题的回答后,得出结论,认为:先秦时期中国文化百家争鸣中最具科学精神的墨家学说,由于没有被统一的中华帝国所选择,在秦汉之后形成的以儒学为中心的传统文化中渐渐失去了影响力以至中绝;而失却了墨学的中国传统文化使中国的科学技术在既缺乏理论科学思维方式又缺乏实验方法
2、更缺乏科学精神的道路上缓慢发展,始终没有走出经验科学阶段;这种经验式的科学,与西方经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而摆脱反科学的中世纪的神学统治之后在资本主义精神的基础上发展出的近代科学相比,其本身的价值和对技术所具有的推动力两个方面都处于比较低的水平;这一结果与其他因素,主要是政治的因素一起使近代以后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大落后于西方。王志强,男,1963年生,理学学士,哲学硕士,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博士生。中国科技史领域的“李约瑟难题”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领域的“墨学中绝”难题曾经在学界引起过广泛的讨论和不小的争论,颇为引人注目。前者讨论中国近代以后科学技术落后的原因,后者讨论墨学在秦汉以
3、后中绝的原因,两者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却少有人提及或只是偶发议论。近日读白奚先生“墨学中绝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走向”(《哲学研究》1996年12期)一文,顿觉疑窦全开。白奚先生从墨学同儒、道、法诸家学说的比较入手,阐明墨学中绝同中国传统文化的构成与走向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于无意间对李约瑟难题的一种虽间接然却是深层次的回答,对我们理解科学精神也很有裨益。一从中国历史看,中华民族在古代创造过辉煌的文明,科学技术在这一文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世界范围看,在获取自然知识尤其是在把自然知识用于人的实际需要方面,中国也显出比西方高得多的水平,或者说中国文明比西方文明有效得多。对此,李约瑟──
4、一位早年研究生物化学、后来献身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研究并在两个领域(尤其是后一个领域)都作出了杰出成就的英国人──问到:为什么近代科学,亦即经得起全世界的考验、并得到合理的普遍赞扬的伽利略、哈维、维萨留斯、牛顿的传统──这种传统注定成为统一的世界大家庭的理论基础──是在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而不是在中国或亚洲或其他任何地方发展起来呢?李约瑟似乎感到这样的问法不足以表达他对中国科学在中古发达的景慕和对中国科学在近代落后的惊奇,用一长串的问句道出他心中的疑惑:“广义地说,中国的科学为什么持续停留在经验阶段,并且只有原始型或中古型的理论?如果事情确实是这样,那么在科学技术发明的许多方面,中国
5、人又怎样成功地走在那些创造出著名“希腊奇迹”的传奇式人物的前面,和拥有古代西方世界全部文化财富的阿拉伯人并驾齐驱,并在3到13世纪之间保持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中国在理论和几何学方法体系方面所存在的弱点,为什么并没妨碍各种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涌现?中国的这些发明和发现往往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是在15世纪之前更是如此。欧洲在16....李约瑟难题及其启示──由白奚先生的文章说起王志强中国科技史领域的“李约瑟难题”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领域的“墨学中绝”难题曾经在学界引起过广泛的讨论和不小的争论,颇为引人注目。前者讨论中国近代以后科学技术落后的原因,后者讨论墨学在秦汉以后
6、中绝的原因,两者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却少有人提及或只是偶发议论。本文对比了这两个难题及对两个难题的回答后,得出结论,认为:先秦时期中国文化百家争鸣中最具科学精神的墨家学说,由于没有被统一的中华帝国所选择,在秦汉之后形成的以儒学为中心的传统文化中渐渐失去了影响力以至中绝;而失却了墨学的中国传统文化使中国的科学技术在既缺乏理论科学思维方式又缺乏实验方法更缺乏科学精神的道路上缓慢发展,始终没有走出经验科学阶段;这种经验式的科学,与西方经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而摆脱反科学的中世纪的神学统治之后在资本主义精神的基础上发展出的近代科学相比,其本身的价值和对技术所具有的推动力两个方面都处于比较低
7、的水平;这一结果与其他因素,主要是政治的因素一起使近代以后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大落后于西方。王志强,男,1963年生,理学学士,哲学硕士,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博士生。中国科技史领域的“李约瑟难题”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领域的“墨学中绝”难题曾经在学界引起过广泛的讨论和不小的争论,颇为引人注目。前者讨论中国近代以后科学技术落后的原因,后者讨论墨学在秦汉以后中绝的原因,两者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却少有人提及或只是偶发议论。近日读白奚先生“墨学中绝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走向”(《哲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