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307232
大小:7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9
《大学生自尊水平与归因方式的相关性研究【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毕业设计文献综述应用心理学大学生自尊水平与归因方式的相关性研究摘要:近年来,自尊在人们的生活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关于自尊的研究早就引起心理学家的重视,研究也几近成熟。本研究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采用SES自尊量表、多维度多归因量表,对江浙沪地区随机抽取的342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探讨大学生自尊水平与归因方式的关系。研究得出,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自尊水平与学业成就归因以及人际交往归因都有影响。关键词:大学生;自尊水平;归因方式1.自尊1.1自尊的概念自尊以其对人类社会生活和个体精神牛活的独特作用和贡献而备受心理学家的关
2、注。自尊在日常生活中是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个词语,它与每个人都息息和关,有研究证实,自尊对人的心理健康和个性发展有着重耍的影响。但是自尊到底是什么呢?至今,心理学界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最早的定义是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在1890年的《心理学原理》一书中给出的一个著名的公式,即自尊二成功(success)/抱负(pretension),作为结果与目的动机的比值而存在,取决于个体从他认为重要的方面来评价自己,是一种表明个体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重要的、成功的和有价值的积极态度。之后也陆陆续续有心理学家对自尊提岀了自己的见解与想法。比
3、如说,罗杰斯认为自尊是指自我态度屮情绪和行为成分。爱泼斯坦认为自尊强调情感的重要性。科特尔界定自尊为个人积极态度与消极态度这一维度上的价值判断。卡普兰说,自尊是个体动机系统中居于支配地位的一种广泛动机。史蒂芬哈根认为,自尊是指个体对自我的知觉的总和,包括自我身心的社会文化。本研究采用的是个人主义偏向的自尊的概念,所以这里将其定义为,自尊是个体对自我能力和自我价值评价后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体验积极消极体现出自尊的高低水平。1.2自尊的结构从内隐社会认知角度出发,自尊是有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两个维度,Greenwald和Ban
4、aji在1995年以此提出了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双重结构模型。外显自尊是个体对自我意识和精细加工推理的评价,内隐自尊是个体对自我无意识性的和个体意识察觉之外的评价。其中,外显自尊是主耍影响人的自我归因和社会行为的。1.归因方式1.1归因方式的概念归因是人类的一种普遍需要,每个人都有一套从其木身经验归纳出来的行为原因与其行为之见的联系的看法和观念。所谓归因,就是归结行为的原因,是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通过感知、思维、推理等内部信息加工过程而确定该结果的原因的认知活动。归因是个体对自己行为的归因,对其自我概念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
5、。1.2归因方式的特点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气质类型等心理差异,所以个体在进行多次归因后便会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归因方式,并且会内化为个性的一部分。个体对事件发生的原因习惯上倾向于怎样解释,有明显的个性特点,同时也受其他很多因素的影响。当然,归因也是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之一,并且对心态情绪、创新思维等方面会有深远的影响。2.自尊与归因方式的关系韦纳提出的归因理论表明,如果个体把失败归于能力这一内在因素,那么就会普遍感到自卑,而如果是归于任务太难这一外在因素,就不会降低自尊水平。如人们因成功而高兴,因失败而沮丧,这就是不同归因
6、导致的不同情绪结果。韦纳的经典归因理论提出,当人们将肯定性的行为结果归因于自己的情况下,就会产生自尊感,而将否定性的结果归于自己时,就会产生内疚感,由此反映岀自尊和归因方式之间的关联性。但是目前对二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尚无准确定论。比如说,Turner(1998)发现不同自尊水平的被试对成功和失败的归因方式上有显著差异,高自尊的个体倾向于把成功归因于内部的、稳定的普遍因素,而把失败归因于外部的、不稳定的特殊因素。在归因领域中,研究者的焦点放在归因方式上,而自尊就是归因方式的副产品,他们的观点是不同的归因方式会导致产生不同水平
7、的自尊。而在自尊领域中,研究者更倾向于认为:归因的内驱力是自尊的需要,自尊是归因的基础,维持自尊是归因动机产生的一个重耍原因。我国许多学者也就自尊与归因风格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从理论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也有编制出了可行的调查量表。从自尊、归因方式与人格特征、交往关系、年龄阶段、学科学业成绩等维度进行了硏究。从已有的对学生的自尊水平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发现,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自尊水平明显高于成绩不良的学生,说明了学习成绩是影响自尊水平的重耍因素之一。同时,学生在学业成就上的归因对其人际交往方面的归因有相关性。张索玲、张丽华等
8、(2009)的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归因方式与内隐自尊、外显自尊均有密切关系。高丽(2010)等人的研究检验结果表明,高自尊被试的归因方式比自尊被试更积极,这种差异性可能是源于他们自我评价的差异,即自尊水平的差异。积极和消极的归因方式对不同自尊水平的个体有不同的影响。田录梅(2003)对初中生的研究屮发现,当学生经历失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