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音略》之来源探究

《七音略》之来源探究

ID:26325689

大小: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6

《七音略》之来源探究_第1页
《七音略》之来源探究_第2页
《七音略》之来源探究_第3页
《七音略》之来源探究_第4页
《七音略》之来源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七音略》之来源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七音略》之来源探究摘要:七音略是至今所能见到的最早韵图之一,在汉语语音史上有重要的地位。学术界中专门对《七音略》进行研究的作品比较少。《七音略》与《韵镜》同为早期韵图,相似之处甚多,将这两者互相比较,可以得出《七音略》的内容、作者来源。中国5/vie  关键词:七音略;来源;七音;宫商角徵羽  [中图分类号]:J6[文献标识码]:A  []:1002-2139(2017)-05--01  一、《七音略》研究概况  《七音略》是《通志・二十略》的第三略,北宋郑樵所著,是至今能见的最早韵图之一,成书于

2、晚唐至宋,是研究中古语音系统不可或缺的文献。  《七音略》分为七音序、谐声制字六图和内外转图三部分。详言之,序言即七音序部分,总结字字、字音间关系的即谐声制字六图部分,这两部分为作者原创。主体部分即内外转图部分,是在《七音韵镜》基础上修改增补而成的。学术界在研究《七音略》时往往只研究内外转图部分。本文只探讨七音序与内外转图的内容。  就现有研究状况来看,与《韵镜》一类的韵图进行的“比较研究”是最常见的,一般是对早期韵图和等韵学的研究,用《七音略》与个别韵图如《韵镜》进行比较,这类论文往往涉及《七音略

3、》与《韵镜》的对比研究。相关研究的论作有:于建松《早期韵图研究》、�X亚荣《宋元韵图五种用字研究》等。  而专门、针对性的研究目前还较少见:罗常培《研究》具体阐述了宋元韵图的派别、《七音略》的�碓础�版本,重点比较了《七音略》与《韵镜》的异同,是专门研究《七音略》的最早著作。高明《郑樵与七音略》也阐述了自己对《七音略》的一些重要观点。杨军《七音略校注》是最近的研究著作。这些研究,都集中于韵图与韵部和韵部中各类字音的处理等内容上。  二、“七音”来源探究  郑樵在《七音序》中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认为《七

4、音略》的原型《七音韵鉴》为胡僧所著,“七音”之说来源于西域,但后代许多学者对此种说法都抱有怀疑态度。笔者认为,《七音韵鉴》的作者,很可能是中国佛教僧人或是对音韵造诣极深的中国学者,而非传说中的胡僧;“七音”之说也是中国自古已有的理论,有着一定的发展脉络,此说源头绝不在西域。  (一)周初时已有“七音”。  《管子・地员篇》,约成书于前四世纪,是迄今为止最早记载五声阶名的文献。我国音乐最基本的音阶结构之一就有五声,我国的传统音乐音调以五声为主,记录为“宫、商、角、微、羽”五字。宫商角微羽也称“五正声”

5、,加之“二变”,是传统音乐中广泛应用的七声音阶。  沈知白在《中国乐制与调的演变》中有:“五声之命名:宫、商、角、微、羽。周初增二变……五声最初演进而成六律,遂初建立旋宫的观念……由六律演进而成七律,于是五声音阶遂增二变音,更进而用三分损益法推演而成十二律”。可知“五音”早在西周时期就已出现,周初已增变为“七声”,可见中国乐律学“七音”之说早已产生。  《七音序》中有:“七音之韵,起自西域,流入诸夏。梵僧欲以其教传之天下,故为此书。华僧从而定之,以三十六为之母,重轻清浊,不失其伦……以通百译之义也。

6、”序言还引用《隋书・音乐志》论乐之语:“考寻乐府钟石律吕,皆有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之名……先是周武帝之时,有龟兹人曰苏抵婆,从突厥皇后入国,善胡琵琶。”作者认为七音之说源自西域龟兹国的“七调”。如果此说成立,唐代僧人依据西域七音之说“以三十六为之母”,那为何唐人守温创制三十字母时用的是“五音”的理论呢?而且,“龟兹七调”属于音乐上的概念,由西域乐律“七调”发展为中国音韵之学的“七音”,似乎有些勉强。这里的“七音”根本不是来自西域的理论,而是来自中国传统的“五音”理论。  (二)“七音”理论

7、系统发展。  从古人对字母认识来看,由最初的三十字母发展到三十六字母,“来母”从牙音发展到舌齿音,“日母”由舌上音发展到齿舌音,别立二音,体现出了音韵体系进一步的完善。同理,再看音韵学上由五音到七音,增加半商、半徵二音,同样是我国传统音韵理论的自我进步与完善,西域之说并不能解释这些演变。  综上可知,“七音”在我国西周时期已经出现,大大早于西域的“七调”。并且“七音”的理论有自己系统的发展进程,七音源于西域一说并不成立。  (三)《七音韵鉴》作者探究  郑樵在《七音略》的序言中说“臣初得《七音韵鉴》

8、,一唱而三叹,胡僧有此妙义,而儒者未之闻。”表明了作者认为撰写《七音韵鉴》的是“胡僧”――即外国的僧人,很可能是来自印度的佛教僧人。笔者认为《七音略》的作者应该为中国佛教僧人或是音韵知识渊博的中国学者。  据罗常培《研究》一文,对比《七音略》与《韵镜》,在韵目排列次序与等列等内容上有一定,这说明郑樵和张麟之在写书之说所依据的原理与书籍上确有不同参考。但大体上,《七音略》与《韵镜》相似之处甚多:都有四十三转图,都有内转、外转的术语,五音与七音相互对应,开合与重轻名异而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