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关于透过助学贷款违约看大学生诚信问题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透过助学贷款违约看大学生诚信问题[论文关键词] 助学贷款大学生违约现状诚信问题诚信制度 [论文摘要] 国家助学贷款学生旨在帮助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然而不少高校毕业生的违约率超过了20%,有的甚至达到了30%-40%。其原因有三点:1、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2、个人信用意识的淡薄;3、诚信管理体系的不完善。针对这种情况,必须在大学生中加强诚信教育,通过建立诚信档案、建立健全大学生诚信评估及惩罚机制、完善法律体系来建立健全大学生诚信制度。 国家助学贷款是由国家指定的国有商业银行面向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的、由政府全额贴息的个人信用贷款,旨在帮助
2、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这项工作自1999年开展以来,经过几年的实施取得了明显的成绩,资助面越来越广,资助力度越来越大,对缓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其家庭的经济压力、培养大学生自立自强的品质起了重要作用。截止2006年12月,我国国家助学贷款累计发放252亿元,获得贷款的学生为292万人。国家助学贷款已成为大学生资助工作的主要手段。国家助学贷款的设立,实现了贫困生的大学梦,对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一、国家助学贷款中的大学生违约现状 1999年6月出台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规定贷款必须有稳定收入的人作为担保人,但由于担保
3、人这项工作的难度,于2000年3月,国家助学贷款开始采用信用贷款的方式。信用助学贷款是指在校大学生通过所在学校提供贷款介绍人和见证人,以信用方式向银行申请发放的助学贷款。申请贷款的学生只要符合贷款银行要求,有学校开具的品德表现证明,并无不良信用行为,即可申请信用助学贷款。问题是国家在大力推进助学贷款发放过程中却存在着大学生的诚信、信用缺失问题,从而成为贷款发放、整体推进过程中的最大障碍。在国家助学贷款开始进入首批还贷的2003年,全国借贷学生平均违约率接近20%,少数高校违约率甚至高达50%以上。2004年,不少高校毕业生的违约率仍然超过20%,有的高校达30%
4、~40%。面对国家助学贷款还款这一令人尴尬的局面,一些银行纷纷收缩甚至取消这项业务,银行的理由很简单:贷款无法收回,部分大学生不讲信用。国家助学贷款工作面临停滞不前。2004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及时下发了[2004]51号文件,对国家助学贷款相关政策、操作机制、风险防范等进行了调整和完善,使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继续得以开展。然而大学生还贷违约问题仍然严峻,据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05年12月底,有近20%的贷款毕业生不同程度存在还款违约情况。2006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苏宁也在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全国联网运行新闻发布会上说,助学贷款违约
5、率高达28.4%。为此,有关银行采取了公开欠款学生的名单及个人信息的警告处分,2007年,中国工商银行广东分行和北京分行在网上分别公布了欠款逾期一年的500名和1200名学生名单,此外福建教育厅也曝光了121名大学生拖欠助学贷款名单。随着高等教育学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贫困生数量、比率都将大幅度提升,国家助学贷款力度也将不断增强,而随之而来的借贷违约现象也还会存在。健全大学生的诚信贷款体系,确保国家助学贷款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大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课题。 二、国家助学贷款违约的原因分析 现行的国家助学贷款是以个人的人格和信誉为保证的信用贷款,大学生只要提供贷
6、款所需的相关经济困难证明、家庭相关资料及个人资料即可。银行之所以愿意为大学生申请贷款提供如此便利的条件,正是考虑到大学生总体上是综合素质高、就业前景好、创业成功率高、预期收入相对较好的人群,对他们发放贷款风险较低。助学贷款的还款完全要依赖大学生个人的诚信。因此,国家助学贷款的违约,归根结底是由个人诚信的缺失造成的。 造成部分大学生个人诚信缺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社会上各种不讲信用、社会诚信紊乱的逆流侵袭我们的大学校园,大学生对道德失范所带来的后果还没有足够的认识,大学生作为一个社会中的群体,本质上还是由独立的个人组成,作为社会
7、的人、个体人,他们也难免会受到社会各种不良思潮和腐败现象的影响。这些不良现象模糊和动摇了大学生的价值标准和道德判断。 2、个人信用意识的淡薄。在逾期未还款的大学生之中,除了少数人是遗忘或无力还款之外,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其信用意识薄弱,没有树立起码的诚信原则。通过对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学生的调查,我们发现有近30%的学生不知道“个人诚信制度”,近21%的学生没有考虑过将来如何还款。加上国家信用体系不完善,对贷款学生的监督和惩罚不力,在利益驱动下,甚至有个别学生原本就不打算还款。 3、诚信管理体系的不完善。高校教育容易忽视基本道德素质的培养,在学生教育管理等方面,诚
8、信教育缺乏实质性的内容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