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心理一一道德教育模式的再认识

对心理一一道德教育模式的再认识

ID:25939243

大小:55.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23

对心理一一道德教育模式的再认识_第1页
对心理一一道德教育模式的再认识_第2页
对心理一一道德教育模式的再认识_第3页
对心理一一道德教育模式的再认识_第4页
对心理一一道德教育模式的再认识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心理一一道德教育模式的再认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对心理一一道德教育模式的再认识  心理——道德教育棋式是一种着眼于大学生心理品质与道徳品质协同成长,将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徳教育结合,以心胄徳,以徳育心的相亙渗进的教育棋式.它率先由南京师范大学班华教授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其基本观点是:心理教育与徳育的结合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二者的结合非机械相加,而是有机结合,这种结合也是对各自的提升。可以说,它的提出既是时代赋予我国髙校道徳教宵改革的需要,也是我国髙校心理健摩教宵本土化的一个尝试。然而,我们为什么构建心理道徳教育棋式?我们应怎样认识心理道徳教育棋式?心理教胄与邇徳教育是如何统一于心理道徳教育棋式的?建构心理——道徳教胄模式庞注

2、意什么问題?这些都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深人探讨的。  一、心理——道徳教育模式是必然的  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一个竞争激烈、市场经济全球化的社会环塊以及髙校并轨、公寓走读、信患网络化更加复杂的教胄环塊,这些新环境既给大学生无限的挑战,也给予了他们深刻的影响,出现诸如自倌心不足、就业焦虑、人际交往困扰、处世矛盾等心理病症。例如,在现实中我们能够发现,一方面,大学生对在社会竞争中处于弱势的群体或个体,能够给予普遡的关注以及纛力而行的援助,既有物质性支持(如扶贫、捐款、捐物、建立各种基金会等),也有非物质性支持(如科技下乡、教宵下乡的文化支持以及对丑恶现象的抨击、对正义行为的褒奖的典论支持

3、)以及志愿者服务协会等等.参与者之众,形式之多,内容之丰,受助面之广,奠不表明在现实社会中,道徳作为一种维系力量,仍在促进社会整合和社会的良性运行与发展方面起着强有力的推动作用。伹另一方面,大学生的道徳生活也出现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由于受传统文化的负面彩响,个人的主体性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张扬,常常表现为一种无个性的工具型人格,缺乏自我意识和思想的进取性,内心深处隐藏着自私、自卑与肓目的自我陶醉。大学生在利润驱动下的心理是极度矛盾与痛苦的,在是与非之间通常会让“利润驱动”准则在日常生活尤其是梢神生活领域“泛化”,出现道徳评价标准混乱、道徳判断陷人迷惘,从理论上我们也能发现,虽然我国早

4、就提出道徳教育模式的改革尝试,伹忽视学习者的主体性及道德心理培宵的“警察模式”,这类道徳教育在当今中国并不少见,通常在实施中教胷者自觉不自觉地扮演着“警察”的角色,对受教胄者的良好表现视而不见,对其缺点和错误却明察秋奄、锱蛛必纠。这种做法,既不能使受教育者从对其优良行为的奖励中获得愉悦感与动力,又不具有令人心悦诚服的约束力,常常可能使受教育者产生逆反心理。另外,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当前大部分髙校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人员相对缺乏,所面向的对象也仅限于有心理障碍者。  事实上,徳宵的绩效不是取决于道徳知识的灌输,而是决定于道徳体验基础上的道徳内化程度,而道徳内化的主观条件就是主体的心理

5、结构,对心理结构要索的培宵也不是光靠道徳说教,而应有必要的心理教育的参与。另外,现代德育正期着“整体性德育”、“主体性徳育”、“学会选择的徳育”的方向发展,这些新型的徳育方式都在不间层次、不同侧面涉及学生的心理内容,使得徳有无法回避心理教有问题。作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诞生的心理道徳教育棋式,其建构的动因是直接来自于学生的心理需求,它通过设计心理道徳教育课程、心理指导、心理训  练等形式发展学生的心理品质,形成良好的心理索质,进而有效推进学生的徳性成长。因此,在传统德育向新型徳育的转变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是不可戒缺的,同时心理——道徳教育棋式也是非常必要的  二、心理一道德教宵模式是

6、可行的  心理——道徳教育棋式作为一种顺应我国高校道徳教胄改革的客观需要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诞生的刼型徳育理念,其心理教育和道徳教育的结合是可行的,它们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渊p;:国家对人格特征的描述有所不同,伹都明确指向了道徳和心理两个方面.第一,健全人格的培养是二者的共同目标。心理教胄的根本目的在于形成健康的人格,思想道徳教宵的最终目的也是培养出既具有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倌念坚定、情操高尚又具有主体意识、人格和个性健全的人,这在前文已述及•第二,健全人格的培养是二者融通的纽带.人格教育讲究关心体贴、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对症下药,强调遵循个体的心理规律,注重个体的心理需求和个性差异。

7、这种教育性和人性相结合的人格教育模式,一方面作为实施积极有效的心理教育的主渠道,另一方面也作为解决徳育工作中存在的过于抽象和理论化等问题提供新的思路.第三•人格教育的内在机制也为二者的结合提供了内在的可能性。人格的形成是一选择整合内化”的过程。选择是个体根据自己的经验对人格教育的信息进行识别筛选并决定取舍的过程,通常包括价值标准选择和比较选择》整合是个体对决定接收的信息进行加工并使之与原有人格结构发生对接的构建过程>内化则是个体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对人格教育的信息进行检验并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