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681051
大小:23.09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11-15
《医用空气加压氧舱,设计规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自从人类进入商品经济社会以来,贸易即已成为人们日常活动的主要部分,并成为一国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国际分工的深化、大量国际统一标准规则的建立医用空气加压氧舱,设计规范 篇一:医用空气加压舱操作规范 医用空气加压舱操作规范 高压氧治疗需要在高气压的特殊环境下进行,而高气压对人体可产生一系列的影响,如果操作不当或工作粗心大意,将会引起严重后果。故在高压氧条件下进行抢救或治疗时医护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各种操作规范,以确保顺利和安全完成治疗任务。 1、对气源的要求: 1)不宜直接使用空气压缩机排出的气体,要
2、使用通过油水分离、储气罐冷却后的气体。 2)储气罐的气体压力值应满足升压、通风及治疗、抢救的需要。 3)空气压缩机吸气口的位置应高于地面米以上,需加防护罩以防雨水、昆虫、鸟类等进入吸气口 4)除尘器、空气过滤器材料应定期清洗或更换。油水分离阀要及时排放,储气瓶的排泄阀要定期打开排放。 5)进入舱内的气体应符合下列卫生学要求:一氧化碳 2、病人进舱前的准备: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发展,国家及地区之间的贸易也已成为拉动一国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甚至是三驾马车之首,奥巴马政府成立之日起自从人类进入商品
3、经济社会以来,贸易即已成为人们日常活动的主要部分,并成为一国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国际分工的深化、大量国际统一标准规则的建立 1)设备检查:对医用氧舱本身及其辅助设备应进行细致的检查。如舱门是否灵活、气密、观察窗玻璃有否银纹等可疑情况。输气管路是否通畅、通讯联络、照明设备及供氧装置、仪表是否正常。舱内所需物品是否齐全。 2)对病人进行必要的询问和体检。若有下列情况未经处理者一般不宜进舱治疗:咽鼓管通气不良、高血压(>21/12kPa)、眼压高、活动性肺结核、肺大泡、肺空洞、内出血、气胸、恶性病变、妊娠
4、(3个月以内)以及对氧极度敏感者等。但在特殊情况下可抓住主要矛盾进行诊治。 3)应有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做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使病人了解在高压环境中可能出现的不适应和防止的方法,消除紧张心理。 4)检查抢救药品及需用器械,如吸痰器、张口器、拉舌钳以及常备药品是否齐全。 5)注意防火、防燥。严禁将火柴、打火机、收音机、助听器、电子表、手机等一切可能引起静电火花的物品带入舱内。有伤口的患者禁用油类敷料。 6)神志不清患者应有人陪伴。如患者非常烦躁可在氧舱内治疗时用纯棉带固定四肢,但不宜过紧以免损伤
5、组织。 7)进舱治疗前嘱病人排空大小便。新病人或咽鼓管通气不良的病人可用呋麻滴鼻液滴鼻。 8)氧气间供氧压力始终应控制在以内,如超过该限度必须及时调整,以防发生事故。 3、加压: 1)必须认真、严肃、细心、一丝不苟地进行操作。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发展,国家及地区之间的贸易也已成为拉动一国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甚至是三驾马车之首,奥巴马政府成立之日起自从人类进入商品经济社会以来,贸易即已成为人们日常活动的主要部分,并成为一国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国际分工的深化、大量国际统一标准规则的建立 2)加压开
6、始应嘱病人作鼓气或吞咽动作。加压速度要均匀,在以内加压速度要慢,要特别注意病人的各种反应,防止气压伤的发生。整个加压时间可因病人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在15分钟左右。. 3)在高压氧治疗的整个过程中如果舱内温度过高应随时接通制冷装置并检查制冷效果。 4、稳压: 1)应掌握好通风换气,一般每隔20-30分钟换气一次,每次3-5分钟。医用空气加压舱舱内的氧浓度应随时保持在23%以下。 2)随时注意舱内病人有无不适反应。 3)危重抢救病人应有医务人员陪舱,随时注意病人生命体征的变化,并要作详细记录,一
7、旦病情变化应立即采取措施,同时报告值班医师。 4)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不准许病人在舱内作剧烈运动。 5、减压: 1)治疗压力在以内可按常规减压,如治疗压力超过应严格按照减压方案进行减压。 2)减压开始舱内温度也随之下降,应注意保暖。病人的身体(特别是四肢)不能和舱壁接触,以预防局部减压病的发生。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发展,国家及地区之间的贸易也已成为拉动一国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甚至是三驾马车之首,奥巴马政府成立之日起自从人类进入商品经济社会以来,贸易即已成为人们日常活动的主要部分,并成为一国经济增长
8、的主动力。国际分工的深化、大量国际统一标准规则的建立 3)减压结束病人出舱后,应进行舱内清扫、消毒,然后打开舱门、投物筒门进行通风。 6、抢救及护理: 稳压阶段应密切注意观察病人的表现,如烦躁、出汗、面色苍白,自诉有胸闷、气急或恶心呕吐,继而出现面部唇肌颤抽或全身肌肉痉挛和抽搐,这是典型的急性氧中毒的临床症状。氧中毒的先驱症状时间很短,故在治疗阶段要严密观察病情。一旦发生急性氧中毒,应快速均匀减至常压,让患者尽早脱离高浓度氧的环境,当患者出现全身抽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