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652207
大小:17.19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09
《家乡特产综合实践活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家乡特产》综合实践活动方案一、准备阶段(一)家乡特产大搜查教学内容:了解家乡的特产和什么叫特产。教学目标:让学生知道什么物产才算是特产,同学之间了解各个地方的特产有那些。教具:视频、录象。教学过程:1、内容导入:放映一些特产的录象(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了解)2、提问:(1)你喜欢哪那些特产,为什么?(个别提问)部分学生讲完后,试问学生:你知道它们的产地在那里吗?(提问)师讲: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各个地区都有自己的特产。新疆吐鲁番的葡萄,广西北海的珍珠,云南周城镇的扎染,吉林长白山的人参,福建武夷山的铁,观音茶,浙江金华的火腿等,都是我国各
2、地著名的特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都有自己家乡的特产。(2)老师提问:像很多地方都生产大米,为什么说我们家乡的海鲜是特产呢?(激发学生)3、你想调查家乡的什么特产?根据意愿学生自由分组并选出组长。4、组长组织围绕本组要研究的特产确定本组要研究的子课题。5、各小组汇报要研究的子课题,集体讨论。6、根据子课题,组长进行合理分工、布置调查任务。7、引导学生搜索家乡特产。8、课堂小结。 二、实施阶段(二)了解家乡的特产教学内容:了解家乡的特产。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家乡的特产与自然环境,人文特点或者经济发展有什么直接的联系。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特产与自然环
3、境,人文特点或者经济发展的直接联系。教学过程:1、同学们,我们在大连生活学习这么多年,你知道我们家乡的特产是什么吗?2、现在哪位同学能够把你所了解的情况说给大家同学听呢?3、同学自由发言。4、家乡特产资料收集、汇总与整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5、老师总结:其实,特产出产与当地的自然环境,人文特点或经济发展是有着直接的联系的。6、布置实践要求:(1)要求学生参观特产生产场地,或访问专业人士,了解家乡特产的生产和制作过程。并向大家介绍家乡特产的生产和制作流程,以及技巧。(2)讲一段关于“大连”的由来。(3)提问学生:同学们,你家乡的特产是不是也有这
4、样动人的故事呢?搜索有关的故事传说与诗歌跟大家一起分享吧。三、展示与总结阶段(三)我为家乡特产作宣传教学内容:为家乡特产作宣传;教学目的:让学生学会怎样宣传;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教学过程:1、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我为家乡特产作宣传”,同学们,你们在调查中,你发现家乡的特产是不是有需要改进(改良)的地方?2、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准备展示。3、我为家乡特产作宣传:如果你想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的家乡,更多的人了解我们家乡的特产,你怎样为家乡特产作宣传?(讨论)(1)、为家乡特产设计商标和广告语(2)、创作赞美家乡特产的文章和诗歌(3)、制作并播发介
5、绍家乡特产的小影片或广告片4、老师总结:(4)举行家乡特产展示会(5)在学校或到社区宣传自己家乡的特产5、全课总结:请和你的小组同学展示你的创意设计,并说说这次活动你有什么收获。课时安排:准备阶段 科研知识的辅导,选题、方案制定,调查表的设计,查询资料的方法和途径。实施阶段 调查、访谈、查阅资料,实验、制作、小发明等。展示与总结阶段 1、数据的统计与分析,资料整理、研究报告、论文的撰写辅导等。2、成果发布会,论文答辩会,资料展示,课程评价等。 校内校外 《家乡土特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
6、同志“三个面向”和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针,以《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的要求为目标,通过实践活动,增强学生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二、活动目标:1、通过实践活动,走入生活,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增长科普知识,增强社会交际能力、实践能力及合作精神。2、使学生在参与活动过程中,感受科学的魅力,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强自信心。3、使学生通过活动,提高动手、动脑、动口能力,从而开发与创造潜能,培养创新精神。三、活动理念:1、到自
7、然中学自然:自然本身就是一本活教材,只有学生走出教室,才能真正体验学习的快乐并健康成长。2、到社会中学社会:社会是大舞台,只有把学生领入社会,才能真正学以致用,使知识与能力得到拓宽、发展与延展升华。3、在实践中学实践:实践是知识教育与技能教育高效融合的关键,是课程成功实施的重心。4、在生活中学生活:生活能力是生存之本,是学习之源,它直接关联学生的终身发展,因而意义深远。5、在研究中学研究:研究是学习的最主要策略之一,因而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它直接着眼于学生科学素质的提高是不可忽视的发展目标。四、内容规划:主要围绕三条线索开展活动:1、学生和自然
8、的关系;2、学生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3、学生和自我的关系。涉及范围包括:研究性学习;村里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