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412457
大小:10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7
《浅谈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 摘要:本文从中国英语和中国式英语的起因,定义,和他们的区别等方面分析,认为中国英语是一种被规范英语所接收的一种英语变体,能反映中国的特色,有利于把中国推向世界,在国际交流中起着积极的作用,应该积极发展中国英语并避免使用中式英语。 关键词:中国英语;中式英语;区别 一、中国英语的起因与定义 众所周知,英语是一种全球化的语言。世界各国的很多人们都在学习英语,虽然,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是全球英语的主流,但在全世界众多学习英语的国家中,人们在学习标准英语的同时,却形成了英语广泛的本土化,,即带有地域特征的英语,如澳大利亚英语、南非英语等。而这些具
2、有地域色彩的英语在各自国家的对外交往中也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这些本土化的英语开始慢慢地被国际英语所接收。在中国,随着我们国家的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国际交流越来越频繁,在我国学习和使用英语的人越来越多。因此,对具有中国地域色彩的英语――“中国英语”的出现,发展及研究也就日显重要。5 中国英语的产生是由很多原因的,其中最主要的就它是汉语与英语语言文化交流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语言现象。随着中国在全球政治,经济地位的明显提高,中国文化的影响也在逐步扩大。爱好中国文化的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们在与中国文化接触的过程中,开始逐渐承认并接受中国特有的文化,然后将其与他们的
3、文化知识背景结合起来,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表达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同样,中国本土的英语工作者也通过翻译、交流等方式把本国文化推向世界。久而久之,就出现了中国英语这一英语变体。它的出现填补了中西方在文化表达差异上的空缺,是一个值得肯定的积极的因素。 1980年葛传规先生最初提出“中国英语”的概念。他肯定了中国英语现象,指出了这些是正确的英文表达法。1991年,汪榕培先生则将“中国英语”定义为“它是中国人在中国本土上使用的、以标准英语为核心、具有中国特点的英语”李文中(1993)[1]认为中国英语是以规范英语为核心,表达中国社会文化诸领域特有事物,不受母语干扰和影响,通过
4、音译、译借及语义再生诸手段进入英语交际,具有中国特点的词汇、句式和语篇。 中国英语是以规范英语为基础,进入英语交际。它是用不属于讲英语民族的人所惯用的词语表达中国社会文化诸领域特有事物,具有中国特点的英语,是一种具有巨大潜势的载有中国文化和汉语的英语变体,是积极的语言变体,中国英语有益于传播中华文化,将随着中国人使用英语的普及和中国特色的形成而逐渐扩充,从而丰富和发展英语与世界文化,它在推动中国走向世界和国际交流具有积极意义和作用。 二、中式英语 (一)出现的定义和原因。5 中式英语(Chinglish)是指中国的英语学习和使用者由于受母语的干扰和影响,硬套汉
5、语规则和习惯,在英语交际中出现的不合规范或不合英语文化习惯的畸形英语,这种英语往往对英语国家的人来说不可理解或不可接受。Chinglish是由Chinese和English两词掐头去尾拼缀而成,中式英语不符合英语的规律和习惯,说者的思维方式、表达方法以及词汇的选择和搭配都是中国式的。它是死译、硬译、字对字翻译的结果。中式英语是不规范的。 中式英语形成的原因:①对英语特点不熟,不注意中英文差异,简单生硬地直译中文沿用汉语的搭配和结构。这样译文就显得过于机械。在众多学习英语的中国学生中,很多学生习惯于用汉语的语序与修辞来进行英语的表达,从而产生意义和逻辑的模糊性,其直接
6、原因在于学生采用汉语表面意义,来完成译后的英语重组,即以英语符号去标注汉语思维。这样,汉语的语言与思维就完全控制着学生的英语学习过程,导致学生无法在英语思维指导下学习,也无法了解英语思维的特有规律,只能通过记忆进行语言形式的转换与复制。②对原文理解不透,只顾字面上对应;③接触的单词少,将所学过的词生搬硬套,一对一进行对等翻译。 (二)中国式英语的不良影响。 随着国门的开放和中外交流的加深,越来越多的人来到中国。此外,中国越来越多的走向世界。奥运会,世博会等大型活动让更多的外国人走入中国,而中国式英语产生的一系列低级错误在某些程度上也给中国的国际形象带来了负面影响。
7、 (三)避免中式英语的方法。 1.首先多了解西方的本土文化及人物风情,了解其语言习惯。5 2.了解翻译的原则。学习者在学习英语词汇时应清楚认识到英汉语言之间,除一些单义的科技术语和专有名词之外,基本不存在完全对等的词汇。因此学习者在掌握英语词汇拼写和发音的同时,要加强其它方面的输入,减少对汉语语义的依赖,从而促进英语词汇、语义、句法形态和形式等各方面知识的均衡发展。只有当不同的词汇知识高度融合为一体,英语词汇与共享概念的联系才能真正得到加强和发展在二语使用时才能做到快速的激活和准确的提取,才能不依赖于母语的已有语义知识与概念学习者达到信、达、雅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