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效率研究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效率研究

ID:23025272

大小:94.55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11-03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效率研究_第1页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效率研究_第2页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效率研究_第3页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效率研究_第4页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效率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效率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效率研究摘要:本文主要运用Malmquist指数分析中国除西藏外的30个省市区区域的经济增长效率水平。结果发现,在2000年至2013年期间中国省市区的整体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均大于1,表明我国区域整体经济增长效率呈现递增趋势,且主要是技术进步的变化戶斤导致的。2009年其Malmquist指数值达到最大,2008年Malmquist指数达到最小,主要是受世界经济和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从各省市区角度分析,得知内蒙古的Malmquist指数达到最大,新疆最小。从东中西部经济带的角度分析发现,总体趋势上,西部经济带的Malmquist指数数值高于中部经济带高于东部经济带

2、的数值。宄其原因主要是国家政策战略的实施所引起的这种趋势。关键词:Malmquist指数;经济增长效率;全要素生产率中图分类号:F830.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0017-2015(4)-0004-06、引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持续快速增长,30多年来一直保持在9%以上的增长水平。2009年经济总量首次超过日本,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同时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也带来一系列问题。如区域之间的发展不均衡,城乡二元结构失调,收入分配不合理,国际收支失衡等。由此我们思考到,9%的增速只是经济增长量的速度,不是经济发展质的速度,即这一增速不

3、能反映经济的发展。而经济增长质方面的研宄分析主要侧重于对经济增长效率的分析,也即是使用较少的投入获得同样的产出水平,或是在同样的投入达到更多的产出。这样不仅仅是对经济增长量方面的扩大,也是对投入产出率,成本收益率的增加,是对经济增长效率的正确评价。对于不同地区经济增长差异问题,国外学者进行了不同的研宄分析。Solow(1956)提出除了资本和劳动之外还有其他因素影响经济增长,且其将除资本和劳动之外的影响因素归结为技术进步。Easterly(1999)指出,经济发达地区较不发达地区资本的投入大,然而由于资本边际报酬递减属性的作用,发达地区资本报酬的增长速度却较不发达地区低,从而资

4、本会从发达地区流向不发达地区,该流向也说明落后地区的资本并不匾乏,而缺乏资本并不是落后地区形成的真正原因。Kawai(1994)的研究发现,亚洲和拉丁美洲的经济增长存在差异的最主要原因还在于生产率的差异。Easterly,Levine(2001)对OECD国家、拉丁美洲和东亚一些国家的分析表明,在国家质检收入和增长差异的解释上,TFP比要素积累更为重要。国内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从中国的整体的角度研究。刘亚建(2002)指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高速发展,几乎可以和战后日本相媲美,但所化时间却是日本的两倍多,主要原因是发展的效率问题。易纲,樊纲,李岩(2003)结合经济增长理

5、论探讨了中国经济存在效率提升的可能。张军,施少华(2003)通过对1952-1998年中国经济统计数据的回归分析,计算了中国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增长率。发现:在改革前,中国经济的TFP波动很大,1978年的TFP水平与1952年相比,不仅没有增长,反而有所退步。但是在改革后,中国经济的TFP有了明显的提高。宋长青,李子伦,马方(2013)运用SFA技术对1981-2010年间我国经济增长效率的地区差异及其收敛性进行研究发现:我国经济增长属于要素驱动型增长,资本对GDP的贡献远高于劳动力;区域差异明显,呈现“东高西低”特征,但这种差异正在逐步缩小全国及三大区域的经济增长效率均在

6、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收敛特征。从中国各地区角度研宄。金相郁(2007)运用Malmquist指数对中国各省市区在1996年至2003年期间数据进行全要素生产率分析,得出全要素生产率改善的主要来源是技术变化,并不是效率的变化。所以,在此期间的各省市区的要素平均利用效率并不是很高。陈迅,李广周(2009)运用数据包络分析的方法研宄了西部地区各省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状况,通过测度发现西部地区多数省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力均为DEA非有效,存在资源的配置不合理和资源浪费问题。周晓艳,韩朝华(2009)运用超越对数函数的随机前沿模型,对1990-2006年的分省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东

7、部地区生产效率最高,西部地区最低。最后指出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是由生产效率变化率决定,其次是技术进步率。耿康顺,王昆(2014)将TFP分解为技术进步与规模报酬两方面,选用引入劳动型技术进步因子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运用中国各地区1985-2011年的年度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存在规模报酬递增的态势,而西部地区存在规模报酬不变的现象;东部和中部地区存在明显的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其中东部地区的技术进步率高于中部地区。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国家或是地区经济增长效率问题进行了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