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816237
大小:56.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31
《“语文课标”应该画个清晰的“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语文课标”应该画个清晰的“圈”管然荣拉瑞·劳丹说过:“理论的功能是消除含混性,化无规律为有规律以及标明事物是可以理解的和可以预测的。”①“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作为规定语文课程的性质、目标、实施建议、评价标准等重要内容的纲领性、指导性理论文件,更应该如此。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现代语文,发端于清末,形成于民国。从基本学理常识来看,既然已经把它从“文史哲”中抽离出来,独立门户,它就应该具有区别于“文史哲”的显著标志。因此,“课标”早就应该为本学科定好“圆心(核心属性)”,然后画出一个清晰的
2、“圈”,以明确“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以呈现出清晰明确的、可以实施操作的学科基本特点。然而,由来已久的中国语文教育原本就寄寓在一个庞杂的“文化染缸”里,是与文史哲诸多学科难分你我的(“文史不分家”嘛),与政治伦理教育更是密不可分的。这就使其历史地形成一种近乎先天的缺失:语文学科的专业地位、专业价值、专业智能等等众多重要内容,极易含混模糊。还有更为深层的原因:自古以来,我们的文化传统中就有过分注重“综合”性思维而忽略“具体”分析性思维的习惯观念。很多学人也常常过度倚重(而不是慎重反思)这样的传统
3、,过分渲染语言的“模糊”以及“综合”性思维问题。有的甚至把“模糊”夸大到一种最富有创造力的综合思维能力的高度。但是,大哲学家康德一针见血地指出过:“学问上的模糊性也常常被用来达到所希望的结果,它装扮成思想的深刻性和透彻性。正如在昏暗中或透过雾气看到的对象总是比原来显得更大一样。模糊(要模糊!)是一切神秘主义者的命令,用来诱使人们通过人为的模糊来埋葬智慧。”②清醒的中国学者也曾尖锐地指出:“近年来,不知有多少人赞扬中国传统思维的‘综合性’和‘模糊性’,却不知那种‘根据不足的综合’(顾准语),缺乏精密
4、分析、分解的‘综合’,那种内涵外延均极含混的‘模糊’,给中国社会和文化发展带来多大祸害!”③受到上述文化传统的长期浸染,“课标”难免打上深深的印记。可是,“课标”若要一直呈现出这样“综合”的模糊状态,又怎能给自己的学科画出一个清晰稳固的“边界线”?又怎能不持续引发着莫衷一是甚至各行其是的汹汹争讼呢?君不见,语文学科至今蒙受着“究竟算不算一门课程”的质疑,当然同时也笼罩着“无所不在,无所不当,无所不能”的荣光。令人感慨系之的是,语文独立设科已百有余年矣!“课标”确实应该到了为语文圈画出学科独特领地,
5、铺设出学科具体途径的时候了。否则,“课标”(甚至连同它所引领的学科)将失去最基本的价值意义——如果至今还放任它所引领的学科如孤魂野鬼一样游荡在生活无垠的旷野上,还要这“劳什子”干吗呢?作为一种科学的理论“标准”,“课标”不能也不该是含混模糊或海市蜃楼一般依稀渺茫的。同时,其虽为理论文件,但在表述上也不应是深奥、艰涩的——尤其不应是概念术语满天飞的。真理是朴素的,科学是简单的。不管多么高深的理论,都要示人以简单明了的规律、规则、法则;任何一门学科,尤其是普适性、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学科,都旨在让人说明白
6、话、讲明白理、做明白人,决不能示人以蒙头转向的玄殿魔宫。执教者无论教什么学科,都应该从“课标”中事先知道它究竟是干什么的,究竟为什么要教它,教它与教别的学科的根本区别究竟是什么。“课标”只有充分阐释清楚了这一点,才能确保学科血缘根脉的纯正——不会退化变异;一切学科教学努力才能有明确的目标,才能有正确的方向,才能有科学的方法。因此,“课标”就应尽量避免陷入这“性”那“性”的纷扰之中不能自拔,避免动辄“人类文化”之类过于宽泛上位的措辞说法。众“性”纷扰,是很容易“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宽大上”式的泛论
7、,则很容易令人一头雾水、无所适从。一句话,对本学科的专业地位、专业价值、专业意义、专业内容、专业规律、专业方法等等,“课标”要有明确、清晰而又简易的界定,从而为语文学科注入独有的稳固的内涵,使其与众多基础学科拥有明晰的分界线。是的,语文所承载的“文史哲”内容那么丰富,但“语文学科”却没有那么丰富;“语文学科”与“文史哲”确实藕断丝连,但也不能等量齐观。是的,“生活有多大,语文就有多大”,然而专业意义上的“语文学科”可没有那么大——否则会犯逻辑学常识错误,它首先甚至只能“蜗居”在生活的某个小村落里。
8、辩证法有时是很残酷的,当语文学科什么都“是”什么都“能”的时候,它也就什么都“不是”什么都“不能”了。道理很简单,世上哪有什么“包打天下”的万能学科呢!当然,鉴于语文学科的特殊性,适当强调一下“综合性”“多样性”“复杂性”也是正确的,适当强调它与社会生活乃至政治思想的紧密关系也没有错;但是,必须要凸显其中的主次、轻重、缓急,若一味强化“综合”“笼统”“含混”式的所谓“统一”,势必会削弱其专业特点——明明是针对语文学科的标准,却“放之四海而皆准”,充其量只是些正确的废话。当今语文教育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