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665965
大小:5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4
《伟大品牌赢在以情动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伟大品牌赢在以情动人品牌原本只是一种识别标记,方便顾客区分不同销售者的产品或服务。但随着商业发展,品牌所承载的功能逐渐丰富起来,大卫•奥格威认为品牌是:一种错综复杂的象征它是产品属性、名称、包装、价格、历史声誉、广告方式的无形总和,品牌同时也因消费者对其使用的印象以及自身的经验而有所界定。品牌是厂商工作质量的标记,是其市场信誉和未来收益的载体,也因此形成对企业行为的一种激励约束机制,让企业的努力得到市场的奖励,企业的过失得到市场的惩罚。一般而言,品牌在顾客心目中的知名度越大、美誉度越高,其经济价值也越大。品牌经营可以划分为三种境界:最
2、低层次是信息,作为一种区别于竞争产品的标识;中间层次是信任,建立与目标顾客之间的友善关系,赢得他们的好感与信赖;最高层次是信仰,作为一种梦想的载体,激发人们内心深处的渴望和追求,建立与目标顾客之间难以割舍、难以忘怀的精神纽带。欧美知名品牌与其他品牌之间的差距,本质就在于其所包含的精神内核。第一重境界关键词是信息,品牌仅作为一个信息标识现代人生活在电视、报刊、网络等无休止的广告轮番轰炸之中,平均每人每天收到大约1,800条信息,每星期就有上万条信息在争夺你我的注意力。据统计,美国消费者每人每天要经受570件次商业广告的轰炸,人们必须从1,200个
3、品牌当中挑选鞋子,从800个品牌中选择服装,从572种品牌中选择汽车,从138种品牌中选择牙膏,从200个电视频道中选择节目﹒﹒﹒。因此要树立一个市场认可的品牌必须具备高超的技巧和不懈的努力,相反信息的快速传播却可以轻易地毁灭一个品牌,所以营销者必须时刻铭记创业难,守成更难的古训,抱着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心态来经营品牌。在各种信息与广告铺天盖地、无孔不入的今天,人的大脑拒绝复杂和拖泥带水,品牌名和标识的作用相当于一枚钉子,将相关的信息与联想定位于大脑的特定位置,也相当于巴普洛夫条件反射实验里的铃声,目的就是要在品牌标识与各种正面联想之间建立关联
4、。所以一个好的品牌名称,一个美观醒目的标识可以事半功倍,奔驰和宝马轿车的标识令人过目不忘,Kappa运动服饰的情侣背靠背剪影赋予了品牌浪漫性感时尚的鲜明个性。可口可乐的中文译名可以说是神来之笔,百事可乐也不甘落后。国内很多企业喜欢用拼音缩写来命名品牌,这是一种当前不动脑筋、将来会后患无穷的做法,不但国内人看不明白,外国人更困惑,而且毫无意义,很难让人产生正面的联想以及保持长久的记忆。第二重境界关键词是信任,品牌作为构建信任关系的介质从南京到北京,买的没有卖的精,市场上买卖双方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现象。假如市场上不存在知名品牌,消费者在做购买决策时就
5、会非常谨慎,搜集信息、咨询专家、多方比较,花费大量的资源来消除这一信息不对称。而在有名牌产品或名牌商店的情况下,稍加选择就可以购买,万一出现问题,可以维修乃至退换,商家为了维护自身信誉,也一定会热情接待,真诚服务。正因为名牌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良性互动,使社会资源不断流向优秀企业,优胜劣汰的竞争规律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因此从宏观角度来看,品牌节约了市场的交易费用。通过目标顾客的认同,营销者可以培养目标市场对品牌的偏好,从而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并创造出为自己的商品或服务实行差别定价的机会。由此看来,一个被顾客认同的品牌才能成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无形资
6、产,才能成为营销者参与市场竞争的武器。宝洁公司旗下的300多个品牌大多受到顾客的青睐,奥秘是严把产品测试关。该公司在推出一个产品前总是找数百个消费者来进行产品概念测试,经过反复3次的测试,基本把握了消费者心目中的理想产品,然后将意见及时反馈给产品开发部,以求产品顺应市场流行趋势。公司的研究人员为了更加贴近消费者,有时会整天呆在消费者的家中,细心地观察他们使用产品的习惯,以及观察使用时的各种反应。第3页要赢得消费者的信任,让他们相信企业能够实现承诺,必须始终将消费者放在核心位置。这就需要企业在市场调研、产品设计、质量控制及售后服务等环节狠下工夫并
7、持之以恒,卓越的质量胜过任何促销手段。据一项调查显示,世界企业500强中2/3的高级管理人员认为,质量决定顾客的满意程度,也贯穿产品生命的全过程。第三重境界关键词是信仰,品牌作为表达信仰的载体品牌是企业营销战中最有力的武器,为什么有人心甘情愿花几个月的薪水去买一款LV包?为什么哈雷摩托贵过轿车还拥有大量忠诚顾客?为什么在MP3、和笔记本电脑市场已经饱和的情况下,价格昂贵的苹果产品依然能引发一阵阵的抢购风潮?这些现象提醒我们要跳出性价比的窠臼。性价比源于企业产品及服务与售价的对比,是理性购买决策的基础。这一论点将消费者看作电脑一样理性的经济人,购
8、买决策只是理性与有意识的算计行为。但伊娃•马勒1954年的一项研究发现,总体样本中只有1/4的人在购买时会对购买决策进行深思熟虑。消费者不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