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广西桂林靖江王府介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广西桂林靖江王府介绍 坐落于桂林市中心,它是明太祖朱元璋其重孙朱守谦被封为靖江王时修造的王城。城垣左为宗庙,右为社稷。城内有承运门,承运殿。围绕宫殿主体建筑,还广建楼堂厅院,亭阁轩室,构成一个金碧辉煌、规模宏大的建筑群。明太祖朱元璋封其重孙朱守谦为靖江王后,此处设为藩邸。朱守谦在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开始建府,历时20年才完工。它有承运门、承运殿、寝宫,左建宗庙,右筑社坛,亭台阁轩,堂室楼榭,无所不备,红墙黄瓦,云阶玉壁,辉煌壮观。王城周围是3里长的城恒,内外以方形青石修砌,十分坚固。城开东南西北四门,分别命名为“体仁”(东华门)、“端礼”(正阳门)、“遵义
2、”(西华门)、“广智”(后贡门)。坚城深门,气势森严。桂林王城先后经历了14代靖江王,后来被清朝定南王孔有德所占而成为定南王府。农民军李定国攻克桂林后,孔有德纵火自焚,使有250多年的王城化为焦土。现在王城尚完好,还有承运门、承运殿的台基、石栏和云阶玉陛供人游览。景点信息 地址:位于桂林市中心 门票:通票50元,包含靖江王城,靖江王府,独秀峰(身高1.00米~1.40米半价,1.00米以下免票)。 开放时间:开放时间段09:30~17:30(全游程需3小时) 交通:位于桂林市中心。 住宿:公园在市中心,住宿非常方便,市内有低、中、高档各种宾馆,可根据自己的
3、需要和实际情况选择,但最低住宿费也需要四、五十元。 旅游提示:上独秀峰的石阶很陡,上下要特别小心。靖江王府地图靖江王府导游图景点相关资料 靖江王城坐落于广西桂林市中心,它是明太祖朱元璋其侄孙朱守谦被封为靖江王时修造的王城。城垣左为宗庙,右为社稷。城内有承运门,承运殿。围绕宫殿主体建筑,还广建楼堂厅院,亭阁轩室,构成一个金碧辉煌、规模宏大的建筑群。 明太祖朱元璋封其重孙朱守谦为靖江王后,此处设为藩邸。朱守谦在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开始建府,历时20年才完工。它有承运门、承运殿、寝宫,左建宗庙,右筑社坛,亭台阁轩,堂室楼榭,无所不备,红墙黄瓦,云阶玉壁,辉煌
4、壮观。王城周围是3里长的城恒,内外以方形青石修砌,十分坚固。城开东南西北四门,分别命名为“体仁”(东华门)、“端礼”(正阳门)、“遵义”(西华门)、“广智”(后贡门)。坚城深门,气势森严。桂林王城先后经历了14代靖江王,后来被清朝定南王孔有德所占而成为定南王府。农民军李定国攻克桂林后,孔有德纵火自焚,使有250多年的王城化为焦土。现在王城尚完好,还有承运门、承运殿的台基、石栏和云阶玉陛供人游览。靖江王府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至明洪武二十五(1392)年。王府按照朝廷对藩王府所作的规定构筑,其主要建筑前为承远门,中为承运殿,后为寝宫,最后是御苑。围绕主体建筑还有4
5、堂、4亭和台、阁、轩、室、所等40多处,占地19.78公顷,规模宏大。从建成到明代覆灭的257年中,这里住过12代14位藩王。 王府建造前,在独秀峰下,唐有学宫,宋有铁牛寺,元称大圆寺,后改万寿殿。王府被毁后,顺治十四年(1657)建贡院。1921年,孙中山集师北伐曾驻节于此。民国初年,这里先后为第二师范学校、模范小学、第三高级中学、甲种工业学校校址。民国14年(1925)冬,辟为中山公园。1937年为广西省政府所在地,抗日战争期间被毁,后重建。现为广西师范大学校址。独秀峰巍然矗立,王府旧物,唯余承运殿前的雕栏与“云阶玉陛”,有道是“无情最是此中山,阅尽王孙只等闲
6、”。 独秀峰位于桂林王城内,它是王城景区不可分割的部分。 最早的“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诗句就刻在独秀峰上。“桂林山水甲天下”800年一直作为点评桂林山水景色的不朽名句,但在20世纪80年代前,此语出自何人之口却悬而未决。有的说它最早起源于宋朝末年李曾伯“桂林山川甲天下”诗句的一音之转,也有的说它是来自于清代金武祥诗中的辞句。 20世纪80年代中期,桂林市文物工作者对独秀峰石刻进行全面调查清理,发现一块自明清以来就从来没有被人知道过的摩崖石刻,上面一字不差地刻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字句,书写者是南宋庆元、嘉泰年间担任过广西提点刑狱并代理静江知府的四明(今浙江宁波)
7、人王正功,从而结束了百年的不休争论。王正功的诗句极好地凸现出桂林的山青、水秀、洞奇和石美,确立了桂林作为风景旅游城市在中国乃至国际上的地位。 独秀峰与桂林著名的叠彩山、伏波山三足鼎立,是桂林主要山峰之一,相对高度66米。由3.5亿年前浅海生物化学沉积的石灰岩组成,主要有3组几乎垂直的裂隙切割,从山顶直劈山脚,通过水流作用,形成旁无坡阜的孤峰。独秀山体扁圆,东西宽,端庄雄伟,南北窄,峭拔峻秀,有“南天一柱”之誉。山上建有玄武阁,观音堂,三客庙、三神祠等,山下有月牙池。晨熹夕照,披上太阳的光辉,俨然一位紫袍玉带的王者,故又被称为“紫金山”。南朝宋颜延之诗,“未若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