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的文化负累

创新教育的文化负累

ID:20407656

大小:66.78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13

创新教育的文化负累_第1页
创新教育的文化负累_第2页
创新教育的文化负累_第3页
创新教育的文化负累_第4页
创新教育的文化负累_第5页
资源描述:

《创新教育的文化负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创新教育的文化负累摘要:教育作为一种文化的生命机制和社会存在,必然受制于传统文化的牵连与束缚。基于此,文章对我国传统文化给创新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作一清理与反思,并针对目前教育现状提出了几点建议。关键词:创新教育;传统文化;文化负累、引言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永不枯竭的动力;人类惟创新才有希望,世界惟创新才有未来。民族创新能力的培养,必然信赖富于创新的教育。因此,在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21世纪,创新教育无可置疑地成为教育改革的主旋律。纵观20多年来我国教育的发展,无论广度、深度、以及频繁程度

2、,都是世界瞩目的。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再到创新教育,无疑是教育与社会的进步。但由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底蕴十分深厚,排他性强,且具有强大的制约作用这意味着我国一踏上创新教育的改革之路,就必然背上传统文化的沉重负累。因此,直到今天,我国教育仍然没有彻底摆脱应试教育与传统文化的怪其缺陷突出地表现为:重视知识积累而忽视知识转化;重视知识占有的数量而忽视知识吸收的质量;重视表面的教学结果而忽视深层的教学过程[1]。其存在的根本问题就是未能很好地开发人的潜能和创新能力,未能充分张扬人的个性,未能真正发挥学习者的主

3、动精神;从教学内容到教学形式,从教学理念到方法以及教育管理体制仍然被传统文化所制约着,这大大束缚了学习者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2]。教育作为一种文化的生命机制和社会存在,必然受制于传统文化的牵连与束缚。今天,创新教育在我国的教育实践中之所以显得步履维艰,宄其原因,固然有社会、学校、家庭及个人等方面的消极影响,更有极易被人们忽视的传统文化负累问题,它不可避免地束缚和制约着创新教育前行的步伐。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中国传统文化对创新教育的负累作一清理与反思,以保证我国的创新教育顺利实施。二、从传统文化角度反

4、思我国创新教育传统文化不仅影响人们对教育内容的选择,而且通过积淀在人们深层心理结构中的价值取向和心理倾向潜在且全面地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准则。实际上,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是文化习惯的产物,是积淀于人们心智结构中的价值观念,而文化对教育行为的制约具有无意识性和潜在制约性[1]。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无疑对中国教育的影响根深蒂固,尽管其中不乏创新精神,但笔者认为,中国创新教育所需要的内部推动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很难找到。相反,传统文化却成为创新教育的沉重负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我国传统文化

5、中的封建等级思想制约着民主思想的产生和民主氛围的形成。封建等级思想主要体现的是一种“臣民”思想,人民的一切都被视为君主的恩赐,过多强调的是人的责任与义务,而很少讲到人民的权利。它强调尊卑有序的等级观念和重权威的价值观念,自由和民主更不被视为人所应该拥有的权利。这种违背民主原则的传统文化取向,严重阻碍了现代创新教育的健康发展。重权威的传统文化取向,反映在学校教育管理中是只注重教师权威,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它加剧了教师权力的泛化并促成了学生个体的权威人格,即对管理者权威的依赖、服从,对

6、被管理者的强控制欲。在权威管理盛行的教育环境中,学生不仅难以形成民主精神、平等意识,而且也难以形成自主意识、权利意识及责任意识,并有依赖性强、选择能力低以及缺乏客观的判断力的发展趋势,致使个体既不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也不能正确认识和评价别人,这些缺陷最终限制的是个体的独立发展与创造潜能的开发。另外,学校严格的纪律要求,森严的等级制度等因素共同决定了:克制和压抑自我的训练是中国学生在学校社会化中的一项基本内容,同时也意味着,在中国学生的人格结构中含有较高比例的退缩、压抑、不敢冒险等成分,这种保守性

7、的性格特征必然导致其探索精神缺失。也正是在这种严密的等级意识下,产生了过度控制型的教学管理模式,从而使得学生缺乏探求精神与创新欲望。1.中国传统文化中强烈的功名意识及追求虚荣、缺乏求实的精神,直接制约了创新教育的发展,同时也决定了中国传统教育的目的就是“学而优则仕”,培养“君子”、“圣贤”以实现其“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理想[3]。“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与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等古人追求功名利禄的思想仍然深刻地影响着现代人。现代教育以升学为教学中心,是一种功利性的教育,难以顾及培养

8、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导致个人对待学习的态度也是功利性的,学知识的目的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当受教育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获取一张被社会认可的文凭时,知识则被作为一种生存工具,而知识的学习则成为缺乏个人内在动力和自发兴趣的被动过程。显而易见,这样的学习过程不仅无助于创造力的开发,而且还会扼杀个体原有的潜能。传统文化中的功名意识还突出表现在对获取国际竞赛奖项的推崇与追求,致使我国的中学生在国际学科奥林匹克大赛中频频获奖,而最能反映创新能力的诺贝尔奖至今仍与国人无缘。重记忆、重技能训练的学科竞赛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