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8049307
大小:22.96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9-13
《幼儿园大班2018安全工作计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幼儿园大班2018安全工作计划 幼儿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成功的教育,在幼儿园中,幼儿接受到老师的教育、保育员的生活保教,时刻在接受着一切新的事物,一天天地茁壮成长。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幼儿园大班2018安全工作计划”,仅供参考,希望您喜欢! 幼儿园大班2018安全工作计划1 在随着年龄的提高和幼儿园老师对安全意识的引导,大班幼儿已具有基本的安全知识和简单的自我保护意识及能力,但由于幼儿年龄普遍偏小,自我控制能力较差。为了保证孩子安全、健康的成长,针对班级实际情况,现特制订大一班安全工作计划如下。 一、首先,在幼
2、儿园安全工作计划中永远是安全第一。 班级保教人员在思想上必须树立"安全第一"意识,做到工作到位,时刻注意孩子活动情况,视线不离开幼儿,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一)积极配合保健老师,认真做好晨间接待和检查工作,了解幼儿当天情绪和身体状况,杜绝幼儿穿拖鞋、带危险物品入园。加强向家长宣传晨检的重要性,鼓励幼儿愉快接受晨检。 (二)每天认真检查幼儿出勤情况,做好出勤登记,对缺席(请假)的幼儿及时了解原因并记录在案。 (三)做好户外体育活动前的准备工作,检查活动场地、器械的安全,提醒幼儿检查穿着,消除不安
3、全隐患,让幼儿轻松参与活动。 (四)盥洗时,保育员应保证盥洗台的干爽,排除积水,防止幼儿滑倒。教师注意维持盥洗台的良好秩序,防止幼儿碰撞及玩水。 (五)教师应加强活动休息时间的巡视,加强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使幼儿形成较强的自我防护意识。首先,让幼儿做到游戏时不追赶、不爬高、不作危险动作、不玩危险物品,不乱吃东西,不将异物塞入耳、鼻、口内。其次,教育幼儿团结友爱,不打人,互相帮助,遇到不安全的情况及时向老师汇报。 (六)午休时,组织幼儿安静入寝,提醒幼儿不蒙头、不俯卧、不吮吸手指头、不带玩具睡觉等。教师加强巡视,发
4、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七)严格执行打卡接送制度,遇到没有带卡接送的幼儿一定要告知园领导。 (八)对班级的设施设备做到经常检查,对幼儿的玩具、用具定期进行消毒,并登记。 二、本学期我们的安全教育活动安排如下: (一)活动一:《寻找幼儿园危险地方》 1.让幼儿知道,哪些地方是不安全的,易发生危险。 2.教育幼儿远离危险的地方,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二)活动二:《受伤了怎么办》 1.引导幼儿学会避免受伤。 2.培养幼儿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好品质。 (三)活动三:《马路上的安全》 1.帮助幼儿了解基本
5、的交通安全知识。 2.引导幼儿知道不在马路上乱跑、玩球等玩具、不横穿马路等。 3.使幼儿初步建立自我保护意识。 (四)活动四:《停电漏水我不慌》 懂得停电漏水后的安全知识。 (五)活动五:《锋利物品怎么用》 1.知道尖利的物品,如使用不当会伤害身体。 2.学习使用剪刀、筷子、笔、刀、吸管、游戏棒等物品的正确方法。 (六)活动六:《地震自救》 1.认识、了解地震的简单知识2.掌握地震自救的基本方法。 (七)活动七:《消防安全我知道》 1.知道11月9日是消防日。 2.初步了解消防队员的装备及消防的
6、有关内容。 3.通过演习锻炼脱离危险的能力,培养一种自我保护意识。 (八)活动八:《不跟陌生人走》 1.知道不能随意跟陌生人说话、吃东西、更不能跟陌生人走。 2.了解自己一个人在家时的安全知识。 (九)活动九:《小心燃放烟花爆竹》 1.了解烟花爆竹的危险性。 2.知道安全燃放烟花爆竹的行为,不能随意、单独燃放烟花爆竹。 幼儿园大班2018安全工作计划2 一、指导思想及班级情况分析: 新的学期又是一个新的挑战,新的开始。我班现有幼儿77名,其中女生37名,男生40名。在随着年龄的提高和幼儿园老师对安全
7、意识的引导,大班幼儿已具有简单的安全知识和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及能力,但由于幼儿年龄小,自我控制能力较差。为了搞好班级安全工作,保证孩子安全、健康的成长,针对班级实际情况,特制订幼儿园大班安全工作计划如下。 二、教育目的: 通过开展幼儿园安全教育周活动,进一步强化幼儿园安全教育工作,帮助幼儿园小朋友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和自救能力,养成在日常生活和突发安全事件中正确应对的习惯。动员全社会共同关注幼儿园安全工作,最大限度地预防安全事故发生和减少安全事件对幼儿造成的伤害,保障幼儿健康成长及幼儿园的保教工
8、作健康有序的开展。 三、基本原则: 幼儿园安全教育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把握幼儿认知特点,注重实践性、实用性和实效性。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深浅适宜、循序渐进,不断强化,养成习惯。坚持集中教育和日常生活渗透相结合;理论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知识教育与强化管理、培养习惯相结合;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自救自护与力所能及地帮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