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200869
大小:2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02
《十二指肠瘘的外科治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十二指肠瘘的外科治疗【摘要】目的探讨十二指肠瘘的外科治疗,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2008年2月收治的11例十二指肠瘘的临床资料。结果治愈9例,治愈率81.8%;死亡1例,死亡率9.0%;未完成全程治疗1例。结论早期诊断,采取及时有效的十二指肠内减压及肠外引流,控制感染,纠正内稳态失衡,合理营养支持,选择性的手术治疗为主要内容的个体化综合措施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关键词】十二指肠瘘外科治疗十二指肠瘘是临床处理极为棘手的肠外瘘,初期常伴腹腔感染,可发展成败血症及中毒性休克,后期则主要是营养衰竭及伴发的多器官功能衰竭。这
2、些病情的恶化可直接危及患者生命,病死率可高达20%左右[1]。为提高治疗水平,现将我院普外科1997年1月~2008年2月收治的11例十二指肠瘘病例资料进行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6本组11例,男9例,女2例。年龄20~68岁,平均39岁。瘘口位于十二指肠球部3例,降部6例,水平部2例。高流量瘘10例,低流量瘘1例。致瘘原因:腹外伤修复术后3例,伤后手术探查漏诊1例,胆道手术损伤1例,胃大部切除术后十二指肠侧瘘1例,消化道大出血行肠切开探查术1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修补术后4例。合并胰瘘1例,回肠瘘1例,上消化道大出血2例,肺
3、部感染1例。1.2治疗根据不同病期的不同情况进行相应处理。早期积极纠正内稳态失衡,进行有效的十二指肠减压及肠外引流,合理应用抗生素,联合使用生长抑素类药物。2例因出现弥漫性腹膜炎行十二指肠造瘘减压、腹腔多管引流。9例从原引流管引流,均经鼻胃管行胃肠减压。早期使用全胃肠外营养(TPN)。瘘控制后逐步过渡至肠内营养。2结果自愈7例,经二期手术修补治愈2例,治愈率81.8%。瘘自愈时间52~266天,平均89天。死亡1例,病死率9.0%,感染性休克为死亡的主要原因,并因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加速了死亡。未完成全程治疗1例。3讨论6十二指肠瘘治疗的关键在于
4、早期诊断,及时行十二指肠腔内减压及肠外引流,控制感染,合理营养支持,纠正内稳态失衡,根据肠瘘的三个不同阶段治疗,争取瘘自愈,同时注意不要顾此失彼,否则将十分被动。3.1早期诊断对有右中上腹部外伤史,出现局限性甚至弥漫性腹膜炎者,应高度警惕十二指肠损伤。超声、CT示腹膜后血肿、积气,腹腔穿刺液呈血性或胆汁色有助于诊断。一旦确诊或高度怀疑十二指肠损伤,应及时剖腹探查处理,不但可以减少肠瘘的发生,也可降低死亡率。术中对十二指肠周围血肿,尤其有感染、气肿者,应切开后腹膜全程探查十二指肠。文献报道[2]伤后超过24h手术者,病死率为40%~50%,个别达
5、65%。对胃十二指肠及胆道手术后出现右上腹痛伴有压痛及肌紧张,持续发热,全身感染中毒症状,超过正常术后反应时限和程度时,尤其是腹腔引流见胆汁色肠液,应考虑十二指肠瘘。此时,经口或引流管行水溶性造影剂造影,不但可明确诊断而且还能了解瘘的部位、数目、路径、瘘口大小、肠道的连续性。3.2控制感染6目前感染是导致肠外瘘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占死亡患者的80%~90%[2]。因此控制感染是提高肠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感染的控制主要在于建立通畅的引流,将高酶、高腐蚀性的十二指肠液引出体外,使弥漫性瘘变为可控制的局限性外瘘。手术应力求简单、效果确切。可采用导管式
6、十二指肠造瘘术,肠外及双下腹置双套管引流。此外,还应加强全身抗感染治疗。根据腹腔感染为混合感染的特点,选用二联强力抗生素。如第三代头孢菌素或喹诺酮类药物联合抗厌氧菌药物(甲硝唑或替硝唑),此后根据脓液的培养和药敏加以调整。3.3纠正内稳态失衡、营养支持与瘘流量控制十二指肠瘘早期大量消化液丢失及腹腔感染,造成严重的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高消耗状态、负氮平衡、低蛋白血症,常需补充1500~3000kcal以上的热量及各种营养素、水、电解质,通过中心静脉行TPN,不但可满足患者所需,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而且可使患者的胃肠道分泌液量减少50%~70%
7、,增加瘘的自愈率,也利于再次手术。但使用中应注意非蛋白热卡、氮、胰岛素的配比等。一般经过2~3天内稳态失衡的纠正即开始TPN。但长期TPN会带来代谢紊乱、导管败血症、肠黏膜屏障损害等并发症,而肠内营养则可避免这些并发症的发生,只要提供不低于总热量20%的肠内营养就可避免肠道屏障功能的破坏与肠道的菌群易位。故一旦瘘得到控制,应尽快过渡至肠内营养[3]。可经从瘘口置入远端肠内的营养管或经空肠营养管注入素膳、牛奶、豆浆混合液等。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奥曲肽)可明显减少肠瘘量,但多中心临床试验显示,其对瘘的自愈以及患者的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而
8、其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反而较高[4]。为此,对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的使用目前多在营养支持1周后,且仅短期使用。但是外源性营养物并不能解决患者的高代谢状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