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天真之歌》与《经验之歌》的对立统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天真之歌》与《经验之歌》的对立统一《天真之歌》与《经验之歌》的对立统一《天真之歌》与《经验之歌》的对立统一《天真之歌》与《经验之歌》的对立统一《天真之歌》与《经验之歌》的对立统一《天真之歌》与《经验之歌》的对立统一《天真之歌》与《经验之歌》的对立统一《天真之歌》与《经验之歌》的对立统一《天真之歌》与《经验之歌》的对立统一《天真之歌》与《经验之歌》的对立统一《天真之歌》与《经验之歌》的对立统一《天真之歌》与《经验之歌》的对立统一《天真之歌》与《经验之歌》的对立统一2011年6月第28卷第6期湖北第二师范学院.J.
2、....o....ur—n—al——o——fHubeiUniversityofEducationJun.2OllVo1.28No.6《天真之歌》与《经验之歌》的对立统一王伟(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编辑部,武汉430205)摘要:威廉’布莱克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诗作《天真之歌》与<经验之歌)从背景人物,语气心境和意象象征等方面揭示了”人类心灵的两种对立状态”,即天真与经验,但他们又相互依存,相互弥补,缺一不可.就像”羔羊(善)”与”老虎(恶)”,均属上帝之作,自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这种人
3、生从天真到经验之过程的对立统一,不仅对人类是生存必需,而且对社会进步和发展具有强大的推动力.关键词:布莱克;《天真之歌》;《经验之歌》;对立统一中图分类号:I561.0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44X(2011)06-0006-03作者简介:王伟(1956一),男,湖北宜都人,编审,文学硕士,研究方向为学术出版规范,应用语言学.《天真之歌》(1789)与《经验之歌》(1794)是英国前浪漫主义诗人威廉?布莱克(1757—1827)的着名抒情组诗.前者收集诗歌19首,以欢乐的情调展示了一个博爱,欢乐与
4、理想的天地——”伊甸园”;后者收集诗歌l27首,以阴郁悲观的情调揭露了社会的阴暗——堕落的世界.两诗集在背景人物,语气心境和意象象征上都形成了鲜明对照,反映了”人类心灵的两种对立状态”,即天真与经验,但他们又相依共存,这充分表明了布莱克《天真之歌》与《经验之歌》的对立统一.一,背景人物的对立统一《天真之歌》与《经验之歌》从背景人物的对立,折射出社会的两个截然不同侧面:前者美好和谐,仁慈温顺;后者丑恶世俗,冷漠残暴.《天真之歌》多以田园风光为背景,其开篇诗作“序诗”可视为该部诗集的引子,为其背景定下了基调,它的前两
5、句这样写道:吹着笛儿,我走下野谷,我欢乐的笛声随风轻飘.…升起的太阳,青青的草木,幸福的花儿,汩汩的溪水,《天真之歌》展示的就是这样一个欢乐和理想的天地.”序诗”中的诗人从荒谷走来;”牧童”诗中的牧童听着羔羊天真的叫唤和母羊纤柔的回应;”回音草地”中的孩子们在阳光沐浴的大自然中与雀同歌嬉戏,共庆春天的到来.”春天”一诗中,鸟儿昼夜欢唱迎接新年;”夜”之诗里,天使将欢乐和祝福不断倾注万物上.《天真之歌》表现出大自然赋予人类社会生活无限美好.人们与大自然和睦相处,天真无邪,乐观开朗,充满希望.孩子们唱的是欢笑的歌,甜
6、蜜的歌和幸福的歌.相比之下,《经验之歌》则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西下的太阳,贫瘠的土地,无尽的迷途,永恒的冬天,甚至在”爱的花园”里,昔日璀璨瑰丽的花朵凋零殆尽,现已处处是坟丘墓碑.它揭露了社会的阴暗面,一个残?6?忍,恐怖的世界.”伦敦”一诗就是极好的写照:我走过每一条特辖大街,附近特辖的泰晤士河在流淌,我遇到的每一张脸上的痕迹.都表露出虚弱,表露出哀伤.[1】该诗中的人物个个愁容满面,心灵套上了枷锁.《经验之歌》中人物悲观无望:婴儿悲哀,学童抱怨,保姆担忧,妓女诅咒,士兵叹息,妈妈呻吟,爸爸哭泣,诗人苦吟,甚至玫
7、瑰”生病”,树木带毒.这种没有欢歌笑语的病态城市与和谐美好的欢乐乡村恰恰反映了社会的两个对立面,诠释了孩童成长中梦想未来的天真与幻想破灭时的经验.然而,无论背景人物是欢乐还是忧愁,是天真还是经验,他们是趋于同一的统一体.在成长过程中,儿童对这个世界无意识的认识始于天真.云彩上的小孩,小羊羔,牧羊人,溪谷中玩耍的孩子们,都融人世界和外界和谐一致的天真状态中.但在欢乐与忧愁共存的社会中,孩子们逐渐有意识地认识到这个世界的危险,感受到了个人的窘困,成长为有经验的人.在”泥块和卵石”一诗中,又软又柔和的泥块代表天真,它唱
8、着无私的爱之歌;而又硬又圆滑的卵石象征经验,它哼着自私的爱之曲.布莱克将该诗刻意安排在《经验之歌》中,旨在表述天真易被经验取代.【3】】鹌”蝇”一诗也是如此,前两行讲述孩童似的天真,而后两行笔锋一转揭示残酷现实的经验:小小的蝇儿你夏日的游戏已被我的手不慎拂去了.£’】JohnE.Grant认为该诗并不只是单纯地讲述人拍死了蝇,而是言说者把自己比喻蝇,不定在什么H寸候会被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