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2498821
大小:130.62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7-17
《浅析马克思主义的环境思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设计浅析马克思主义的环境思想姓名:肖文杰学号:1401111690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2014/12/25浅析马克思主义的环境思想肖文杰(城市与环境学院2014级140111169015650705810)摘要: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自然的破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严重制约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而马克思主义的环境思想在缓解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环境思想内涵丰富,详细论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并
2、指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制约,为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解就需要改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在我国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党的历代领导人对生态环境建设都给予高度重视,不断发展完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环境思想。无论是在我国环境道德教育、低碳经济、科学执政、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马克思主义的环境思想及其中国化都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环境思想、人与自然、中国化、生态环境建设人与自然的关系始终伴随在人类漫长的历史发展长河中。相比于活动规模小、生产力水平低下、发展速度较为缓慢的农业社会而言,
3、工业革命以其生产经济活动的广泛开展和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不断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对自然的破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人类的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增加的财富建立在破坏性掠夺自然基础之上,由此而出现森林大面积锐减、城市生活环境恶化、土地荒漠化不断加速、自然灾害日益严重、大量物种灭绝、气候变暖、水资源减少、空气质量持续下降等问题,人类正遭受着来自大自然的严厉惩罚。恩格斯在一百多年前就曾指出:人类不能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自然界对人类的每一次胜利都进行了报复[1][1]李平.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及其在中国的发展[D]
4、.南京财经大学,2013.。环境恶化所带来的灾难在步步地逼近我们,环境保护问题也日益成为国际社会所关注的焦点问题。今天,在理论与实践上日益走向成熟的人类已懂得变革社会经济的发展模式,将经济的发展与资源的合理利用均衡起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进。马克思主义环境思想内涵丰富,详细论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研究马克思主义环境思想是为了将其丰富内涵从马克思主义文本中挖掘出来,促使人类反思自身,从而成为指导实践活动的科学理论,为人类摆脱生存困境、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生存危机的解决提供理论指导,对解决当今环境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5、1环境1.1环境的定义环境既包括以空气、水、土地、植物、动物等为内容的物质因素,也包括以观念、制度、行为准则等为内容的非物质因素;既包括自然因素,也包括社会因素;既包括非生命体形式,也包括生命体形式。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环境及环境保护的地位日益突出。马克思主义对于自然环境的理解是建立在唯物论和历史观的基础上的,认为自然环境是包括植物、动物、空气、光、石头等等,先于人类产生,是人类“精神的无机界”,人类产生以后,离不开自然界,通过劳动,不断利用和改造自然界,因此,自然也是人的“无机的身体”[2][2]马丽娜
6、.马克思主义视野下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3.[3]丁守遐.论马克思主义生态环境保护思想及其现实意义[D].天津师范大学,2009。1.2环境问题的演化1.2.1原始文明时期对自然的敬畏与服从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极端低的情况下,人们奉行绝对依附于自然的活动原则。人类只是作为生物圈生态链条中寻常的一环而存在,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一种原始的和谐。人类生态活动对自然的破坏没有超过自然系统自我修复、自我平衡的能力,所以原始文明也称绿色文明。1.2.2农业文明时期对自然的初步改造从总体上看,农业文明
7、时期尚属于人类对自然认识、利用和改造的初始阶段,对环境的影响并不大,而且那时的环境包容力也比较强,人类对于环境的改造尚未超过环境的承受能力[3]。人和自然的关系在整体上是和谐的。可是这一时期的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工业文明时期相比还比较缓慢,科学技术还比较落后,所以没有给人类带来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1.2.3工业文明时期对自然的征服工业文明认为人与自然分离、对立,人高于自然,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只是满足人类需要的工具,把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需要看作是唯一目的。在这种传统的工业文明价值理念的驱使下,经济至上
8、主义横行,把自然看作可以随意操纵和摆布的机器,当成可以无尽索取的原料库和无限容纳工业废弃物的巨大的垃圾箱,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3][3]丁守遐.论马克思主义生态环境保护思想及其现实意义[D].天津师范大学,2009.[4]刘溪.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阈下的中国生态环境保护[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1:6-8.。这些做法违背了大自然本身的客观规律,远远超出了自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