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文学选读──街道书写教学设计

区域文学选读──街道书写教学设计

ID:12068196

大小:578.50 KB

页数:113页

时间:2018-07-15

区域文学选读──街道书写教学设计_第1页
区域文学选读──街道书写教学设计_第2页
区域文学选读──街道书写教学设计_第3页
区域文学选读──街道书写教学设计_第4页
区域文学选读──街道书写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区域文学选读──街道书写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認同書寫的理論與應用──區域文學探索之四徐千惠、邱素雲、陳麗明、梁淑玲合撰壹、前言史可特‧培克《心路》一書開卷即認為,人生是苦難的,一旦我們看清這個事實,我們就能超越它。作者又認為,人生就是一連串的問題,歷練是解決人生問題最基本的工具;人生的困難在於面對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人應該要教育自己及兒女,保持精神及心智健全方法,認識面對痛苦的必要性及其價值。而「愛」就是歷練的原動力,他給「愛」下的定義是:「為了培養本身和別人精神上的成長目的,而願意拓展自己的一種意志。」「愛」也是造成認同的唯一內容,自我認同,是悅納自己的愛;同儕認

2、同,是悅納同儕的愛;班級認同,是悅納同學的愛;家庭認同,是悅納家人的愛;性別認同,是悅納性別角色的愛;族群認同,是悅納族人的愛;國家認同,是悅納國人的愛。一切的認同都源於愛,有了愛,使認同成為可能。個人認同指個體對自己一定獨特性的意識,由此,個人認同使個體在時空上確立自己是同一個人而不是其他人。個人認同指自我的建構,自我做為獨立個體的自我意識及自我認知。在成長的過程中,自我的追尋與超越是自然而必要的。藉著以自我認同為主題的書寫,抒發個人成長悲喜哀樂獨特的經驗,也撫慰焦躁而莽動的年輕心靈。班級認同是同學對班級共同看法的內在

3、形成過程,也是班際互動中所表現出來的自我定位,從教學活動的設計上,增加同學對班級認同感,維繫同學與同學、同學與班級、班級與班級之間的凝聚力量,是班級發展與學校發展的重要關鍵。族群認同(ethnicgroupidentification)是個體的一種社會性認知表徵,人們會對以為具有相同血緣系統與文化系統的人視為我團體而產生親近相屬的認知與感覺。臺灣自古以來即是各地移民嚮往的樂土,因為經濟因素或躲避戰亂,不同時代的移民帶來原鄉的語言、風俗習慣、宗教信仰等,隨著通婚與接觸,彼此融合。同學分屬不同的族群,可在教學活動中,互相了解

4、不同族群的文化與文學之美。從個人、而家庭、而班級、而社會、而土地、而國家,一個人隨著成長,逐漸拓展認知與學習的範疇,也因為認同,從而產生感情、凝聚力量。區域文學在認同書寫的主題上是值得著力與護持的。貳、認同書寫的範疇一、認同書寫的定義與範疇113「認同書寫」置於區域文學的範疇,是想藉由認同的「過程」或「結果」,體會作品反映的人生抉擇、時代趨勢、社會現象或文化特徵。「提出問題」、「刻畫現象」本是文學的拿手絕活,讓讀者從中省思目前習以為常的生活,究竟哪些是值得珍惜甚至引以為傲的,哪些是堪憂須適時調整的。而作品呈現認同的「心路

5、歷程」,無論是作者或書中角色所經歷的掙扎或堅持,也常是文學作品動人心弦的關鍵。所謂「認同」,指的是人們在認知上同意或肯定某種人、事、物、現象的存在,認同者扮演的角色亦可能同時兼具實踐者或發揚者的身份。反之,若人們表現的是一種質疑、否定甚而推翻的態度,則是「不認同」。人生是不斷選擇的過程,過程中人們會朝著自己較認同的方向、方式作抉擇。抉擇通常必須取捨,得失之間,反映的正是「認同」的內涵。歸納認同書寫的範疇,凡作品可呈現某個時代、某個地區、某個時間點,某個群體或個人究竟作了什麼抉擇?為何如此抉擇?抉擇的心境與背景又是什麼?抽

6、絲剝繭後可以體現某個區域的特色或現象,讓讀者反省在自己生長的土地,哪些可為?必須或值得一試?哪些不可為?不應為?能提供人們逐一思索的,均可屬之。它可以是自我認同的陳述,一個人為什麼會不認同自己?如何在成長中認同自己?建立自己認同的信念、價值觀,有哪些特殊的歷程。它也可以是人與周遭環境互相認同或不認同的過程,從家庭到學校,學校到社會,社會延伸至整個世界,從人推及至萬物,包括性別認同、文化認同、族群認同、政治認同、信仰認同種種可大可小的主題,都可依照同學的興趣或成長區域,擇取一二追溯探討。二、認同書寫的幾項思考透過認同書寫,

7、究竟可以思索些什麼?「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孟子》〈告子章句上〉)孟子反覆陳述自己認同的理念,拒楊墨、放淫辭,以「捨我其誰」的態度追求、宣揚他所服膺的「義」;居亂世,仍肯定人性善的四端只要引導養護就能顯現仁、義、禮、智。伯夷、叔齊義不食周粟,隱居首陽山,采薇而食,反映的是他們不認同以暴易暴的弒君手段,父死未葬又爰及干戈的牴觸孝道,即使武王伐紂在當時或歷史上的評價多屬弔民伐罪的王師義舉,他們仍堅持自己所認同的,道不同不相為謀,使頑廉懦立,亂臣賊子懼。這是對個人認同的堅持,也是人

8、生價值觀的體現。高中課文選錄的多篇「貶謫文學」,正凸顯了這樣的情懷。當柳宗元、歐陽脩、蘇軾、蘇轍等人的理想、抱負、前途、聲名遭受打擊時,種種磨難都考驗著原本的「認同」。原本是如何的認同自己的能力,期望為自己所認同的朝廷,作出自己認同的貢獻。從「自余為僇人,居是州,恆惴慄」到「然後知是山之特出,不與培塿為類。悠悠乎與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