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春秋战国时期的游说拜官

论春秋战国时期的游说拜官

ID:12005961

大小:48.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07-15

论春秋战国时期的游说拜官_第1页
论春秋战国时期的游说拜官_第2页
论春秋战国时期的游说拜官_第3页
论春秋战国时期的游说拜官_第4页
论春秋战国时期的游说拜官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春秋战国时期的游说拜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论春秋战国时期的游说拜官第35卷第1期2004年1月南昌大学(人社版)JOURNALOFNANCHANGUNIVERSITYVo1.35NO.1Jan.2004论春秋战国时期的游说拜袁礼华(南昌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江西南昌330047)▲官摘要:春秋战国时期的游士,按其游说的动机目的,大体上可分为志于道,志于功,志于利和志于义四种类型.除道不同宁隐不仕和志于义不屑为官者外,游说拜官以寻求面君的机会为前提,以忠言嘉谋为关键;同时,还需游说者细心揣摩君主的心理,擅辞令,逞辩说,娴熟地运用游说的方法和技巧.游说拜官既是臣择君,也是君择臣的双向选择行为.关键词:春秋战国;游说;拜官中

2、囝分类号:K0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448(2004)01—0092—06伴随社会的大动荡和大变革,在选贤任能社会风尚下产生的游说拜官,是春秋战国时期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士人通过面见游说或上书,用自我推荐的方式博取君主的青睐和赏识,"或一言契合,立擢卿相".游说拜官不仅在当时的政治生活中发挥了"垂功于天下"【l(卷87,<范雎蔡泽列传>)的重要作用,而且对后世产生了"风流弥广"t2(卷5,(省事))的深远影响.然而,对这一问题,治史者除了在中国通史和政治制度史等相关着作中仅作选官方式的简要介绍外,未见专题性的系统论述.本文不揣浅陋,仅就士

3、人游说的动机目的,方法技巧及其拜官愿望实现的主客观条件等问题略作分析和探讨."士之仕也,犹农夫之耕也……""士之失位也,犹诸侯之失国也."孟子将士人出仕做官比作农夫的田间耕作,将免官失职看成是诸侯丧权亡国.通过这种与社会最普遍现象和君主之最大悲哀的类比分析,孟子进一步提出了"古之人未尝不欲仕也"【3](<膝文公下)第3章)的观点.春秋战国时期士人的游说,就总的情形而言,大多都具有如孟子所论定的欲仕进宦达,欲参与现实社会政治以施展抱负才干的强烈愿望.但是,渴望仕进宦达与奉行什么样的出仕做官原则实为同一事物中需细加区分的两个不同方面.在出仕原则这一事关士人立身处世头等重要的

4、价值取向问题上,不同的游说者往往持不同的立场和态度.按其游说的动机目的分类,春秋战国时期的游士大体上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士志于道的游说春秋中后期的孔子,既是私学传播的先驱,也是士阶层游说的第一人.自鲁定公十三年(前497年),孔子遭执政大臣排挤,率弟子数十人离开鲁国周游列国,至鲁哀公十一年(前484年)回国,在长达14年流离颠沛的游说生涯中,在穷困潦倒之际虽然曾流露出"吾非匏瓜也,焉能素而不食"的苦闷心情和玉在匣中"求善价而沽"【4(<子罕>第13章)的出仕愿望,但他始终恪守和执着坚持的出仕原则是"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4((泰伯>第13章);"有道

5、则仕,无道则可卷而怀之."【4(<卫灵公>第7章)孔子"忧道不忧贫","谋道不谋食"【4(<卫灵公)第32章),他终生追求的"道"是"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奴隶制等级秩序.与此相反,礼崩乐坏,乱臣贼子当政的"危邦不入,乱邦不居"【4(<泰伯)第13章),"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4((里仁>第9章)孔子认为,游说出仕是为了实现"弘道"的理想信念,而不是追求荣华富贵等物质享受,那些以衣着破旧,食物粗糙为耻的人则道不同不相与谋."士志于道"不仅是孔子本人游说出仕所奉行的原则,对他的弟子也有同样收誓日期:2003—05一O8作者简介:裳礼

6、(1954一),男,江西永修人,教授,主要从事中国政治制度史教学与研究.第1期袁礼华:论春秋战国时期的游说拜官的要求.当他听说冉求担任鲁国执政季康子的家臣,为季氏"用田赋"聚敛财富时,他深恶痛切地宣布:"(冉求)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4J(<先进>第17章)在奴隶制逐渐瓦解,封建生产关系及上层建筑萌芽,发展的社会变革时期,孔子的思想和追求虽然不合时宜,周游列国"干七十余君而不遇",但却开了先秦士人游说出仕以道为本的先河.战国中期的孟子师承孔子之孙子思而成为当时最着名的儒家士人,在游说的动机目的上,孟子也一脉相承地继承并发扬了孔子"士志于道"的传统.孟

7、子明确宣布"仕非为贫也",游说拜官不是为了摆脱贫困,而是要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倘若尸位素餐,"立乎人之本朝,而道不行,耻也"【3((万章下)第5章).孟子所追求的"道",丰富发展了孔子的礼治思想,提出了一整套关于正疆界,划井田,轻徭薄赋,救济鲧寡,减轻刑罚的仁政方案.为"弘道"而出仕,他强调"有官守者,不得其职则去;有言责者,不得其言则去"【3(<公孙丑下)第5章).为"弘道"而游说,孟子在齐宣王问"齐桓晋文"的霸业时,他不屑一顾地回答:"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3(<梁惠王上)第7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