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281006
大小:76.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7-05
《佛老思想与我国古代的意境论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佛老思想与我国古代的意境论内容摘要:本文阐述了老子的“恍惚”、“窈冥”,其中有“象”、有“信”、有“精”之说,庄子的“唯道集虚”、“虚室生白”(《庄子·人世间》)、“象罔”(《庄子·天地》)之说,正道出了“境界”说之本;佛家的“六根”、“十八境界”和境界缘诸根而起之说、境界的“三次地”之说,以及空灵妙觉的“禅境”之说,则深化、丰富和完备了“境界”说。老子的“清静无为”、“致虚极,守静笃”方能显“玄通”、“玄览”之智而得道、悟道之说,庄子的“心斋”、“坐忘”方能借“象罔”显“神遇”、“意致”之妙而得“玄珠”(道)、“游无
2、穷”、处“逍遥”、“同于大通”(《庄子·大宗师》)之论,佛家的去六根、空五蕴、“澄怀无住”、“禅定止观”而真如自性妙明显之说正是如何营造、创建高妙之境,借境传道、悟道之三昧。本人指出了借境以审美、悟道包含着:一种整体、模糊的全息、全象、同构、圆融、洞通的妙合;境界中有“象外象”、“味外旨”、“韵外致”……,“境”能达“言有尽而意无穷,象有限而旨意全,曲有终而余韵绵。”之妙。“象”是单一、有限、具体的,是凭感官和心识可感、可知、可察觉的,而“境”则是整体的,蕴含着全息全象和无穷意味的。“境”,特别是高妙之“境”,是难以凭
3、借六根可感、可知的,而必须凭借超越六根、六识的“神遇”、“意致”、“妙觉”、“玄览”、“禅观”、“灵悟”方式才能够领悟和把握。得意可忘言、忘象,但得道却仍在至高妙的无境之境中,因最高妙的至境是“无形无象”、“无待”的无境之境。关键词:“意致”、“玄通”、“六根”、“十八境界”、传道悟道、“禅境”“意境”说的佛老思想渊源庄子曰:“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论,意之所不能察者,不期精粗焉。”(《庄子·秋水》)这里提出了“意致”说。至精至妙和全息全象的东西,是不可以言传的,是无形无象的,而只能通过
4、“意致”、“神遇”(《庄子·庖丁解牛》才能领悟。这里的“意致”即指仅能凭借“神遇”的“言外之致”。另外庄子还提出了“象罔”(《庄子·天地》)之说,所谓“象罔”乃是一种虚实、有无、空灵、妙有的融合。所谓“言外之致”和“象罔”就是意境的主要内涵。只有进入到“无言无意”、“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庄子·大宗师》)、无所凭借的“无待”(《庄子·逍遥游》)境界,才能达到传情表意、认识与审美的最高境界。老子曰:“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老子》
5、第二十一章)这里的“有象、有物”是一种“无状之状,无物之象”(《老子》第十四章),“有精、有信”也正是一种不可名状、不可言传、超以象外的只能凭借“微妙玄通”、“玄鉴”(《老子》第十五章)的道之境界。总之老庄认为传道、悟道须在无言无意、无所凭借的“无待”的境界中才行。这正是“意境”说最深妙的思想渊源。佛学将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所获之对应感觉、知觉称为六境(色、声、香、味、触、法)。即每一种感官所获得的感觉、知觉(有意识加工的成分),都形成了一种感受之境。佛学认为这种六根、六境所产生的感觉功能是可以互通、互感、互
6、用的,比如,以一根之识而遍知六根之识。而由六根和六境以及由此而再产生的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又称为十八境界。这就是佛家的境界缘诸根而起之说。根据《大乘起信论》,佛家将境界分为三个次地。第一境是粗中之粗的凡夫境界;第二境是粗中之细的初觉、初悟和初地以上菩萨的境界;第三境是细中之细的佛的境界。凡夫俗子的境界是因为深重的业力影响,自以为是地用第六识(意识、思维)去乱干预本自清净的五根(眼、耳、鼻、舌、身)而形成了有惑乱、有漏、有限、有偏不全的境界。其心性犹如不太平静的水面所能够映照出的四围的景致是粗糙而不
7、清楚的。有所觉悟的初地以上的菩萨境界是达到了显现一定层次的妙觉、玄览、禅观、灵悟的境界。其心性犹如比较平静的水面,已经能够映照出较为清晰的四围的景致和满天繁星。而成佛得道的境界,其心性犹如至平静的水面,能够清晰地映照出四围的景致和满天繁星。心性已达到了显现至高的妙觉、玄览、禅观、灵悟的,能与宇宙大道全息相应、圆融为一的大圆镜智的境界。老庄学说和佛学关于“境界”的高妙的认识论和超认识论学说,为中国的传统美学中最重要的学说——“意境”说奠定了最深邃完备的理论基础。“意境”说渊源于道家在“虚静”、“空灵”、“心斋”、“守静”
8、、“坐忘”中而能显现“玄通”、“玄览”、“神遇”、“意致”的能力和能传道、悟道的思想,后为佛家的六根、境地、缘起、澄怀无住而“真如本性”、“真空妙有”的“禅境”现,“大圆镜智”出的学说进一步深化和丰富、完善。使中国古代诗学一直贯穿、围绕着一条以意境说、境界论为核心的主线。再经过历代学者和文论家、诗人的创意、发挥,比如王弼的“言不尽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